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韩国
以色列-哈马斯战争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人大
人大指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括全国人大以及地方各级人大,。人大常委会统领全会,在大会会期之外代理行使全会的职权。按照宪法规定,全国人大本应为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人大闭幕—社会问题及军费开支是压轴戏
中国第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本周二在北京闭幕。社会问题以及提高军费开支是最后一天会议的主要内容。此外,中国总理温家宝还向台独分子提出了警告。他同时也表示,如果民进党放弃台独立场,北京政府愿意与其展开对话。不过民进党拒绝了此项建议,并且批评说,北京政府根本不了解民主。
评论:五年规划并非通向富裕公平之路
随着新的五年规划的通过,中国第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本周二在北京闭幕。约3000名人大代表再次以绝对多数表决通过了政府的一系列计划及决议。观察家们认为,在本次人大会议上,讨论比以往更加深入。而讨论围绕的主要内容则是中国通向自由化的速度。
上访人员成重点监控对象
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进京上访人员成了警方重点监控对象。仅会前一个星期内,就有四百名上访人员遭警方拘捕。每日镜报以浙江华溪村进京告状村民王忠发的遭遇为例写道:
人大代表再提松花江污染问题
去年11月,中国吉林省发生化工厂爆炸,导致大量有毒物质流入松花江,为此,黑龙江省会哈尔滨被迫停水一周。在目前正在召开的人大会议上,这个问题再次被黑龙江省人大代表以及吉林省人大代表们提上了桌面。
上一个五年计划没有达到社会和环保目标
星期日,中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德语媒体注意到,中国在能源消耗、土地使用、环境保护、科研开发和教育投资等方面均没有达到第十个五年计划规定的目标。世界报写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业”殊非易事
本届中国人大会议下周将审议通过一项与该国经济发展有关的重大举措:消除因城乡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日益增长的不满情绪。德国之声记者报导如下。
本届中国人大为何不审议新财产法
定于本周日召开的中国全国人大年度会议继续引起德语媒体关注。“法兰克福汇报”以“是否社会主义”为题刊登一篇文章,探讨本届会议何以不审议新财产法?
实地报导:北京市民看本届人大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周日(3月5日)在北京开幕。在为期10天的会议期间,3千多名代表将就系关中国未来发展,实现国防现代化措施的“十一五规划”展开讨论并达成共识。那么,北京市民如何看待本届人大呢?以下是驻北京记者发来的报道。
美国队公布30人大名单
中国维权艰险:人大代表被殴几死,外国记者安全不保
在中共召开十六届五中全会促进“和谐社会”之际,广州番禺太石村的村民自治选举危机继续恶化:一名来自湖北枝江的地方人大代表被严重殴伤,目击的英国记者被中国官方告知“不能保证人身安全”。中国的维权运动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暴力威胁。
两岸走上不归路
中国的人大会议在闭幕时通过了针对台湾独立的“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国长期以来的对台政策正式法律化。虽然中共主导的这一法律行动在通过时获得高票支持,但却从此将两岸关系带上了一条通向战争的不归路。
中国“反分裂法”在德引起激烈反应
中国人大审议通过“反国家分裂法”后,德国各政党、包括执政的社会民主党内诸多知名人士都表示反对取消对华武器禁运。各印刷媒体均做了大量报道,法兰克福汇报摘要报道了四名属于德国主要政党的联邦议院议员写给总理施罗德的一封信:
本届中国人大会议重视“中部崛起”
来自中国中部的中国人大代表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中部人对本届会议重视“中部崛起”感到兴奋。虽说这也许意味着中国开始离开倾斜发展战略,但解决地区落差确实是一件重要的事。
国际社会对“反分裂法”反应不一
中国人大会议今日公布“反分裂法”草案主要内容后,国际社会反应不一,对“反分裂法”的立法意向和可能后果也有几乎截然相反的评价。
江泽民今辞国家军委主席
从今日起,前中国国家主席、中共总书记江泽民正式辞去最后一个官方职务。虽然姗姗来迟,终为中国新一代政治强人胡锦涛时代的来临扫清了道路。
台湾南北大游行,抗议大陆“反分裂法”
据法新社的报导, 3月6日,台湾高雄市大约两万名市民走上街头,抗议中国人大讨论“反分裂法”。示威者焚烧中国国旗并并高呼,“反对兼并,保护台湾”的口号。
李肇星:中国没有那么多钱购买武器
人大期间,中国外长李肇星在会议间歇会见外国记者,阐明中国立场。在欧盟解除武禁问题上,李肇星说,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根本没有那么多资金购买武器,再者,买它们做什么用途?但解除武禁是一结束歧视的政治信号。
人大开幕,“反分裂法”成为重点议题之重
一年一度的人大会议开幕首日,数千名人大代表聚集京人民大会堂听取了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但是,本次人大会议最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无疑是那部虽然已经传得满城风雨,但内容却为外界一无所知的“反分裂国家法”。
中国人大会议:“反分裂法”内容最受关注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在50多年的历史中从来没有否决过一项提案,决议或者政府工作报告,更不用说弹劾政府总理了。这个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机构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手中的一个工具。
评论:“和谐社会”来临,中国“两会”尴尬
在社会冲突加剧、政权面临合法性危机之际,“构建和谐社会”不失为一剂良药。但即将召开的中国“两会”在照例背书通过的时候,也许会发现这一对中国社会或有莫大功用的良药,却苦涩难咽。
中国三月人大会议五大看点
3月5日,中国第十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将在北京开幕。以前中国有个顺口溜:“两会年年开,年年都雷同”。然而有媒体说今年的人大会有所不同。我们且在这里归纳分析一下,本届中国人大会议有哪几个“看点”。
采访 “统一法”第一提案人周洪宇
周洪宇,原本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名字,但随着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反国家分裂法”草案的消息出台,这个名字一时也开始被媒体一再提及。正是这位华中师范大学的教授,在今年三月向中国人大提交了“尽快制定国家统一法”的建议。德国之声记者近日就“反国家分裂法”以及其它的一些相关问题,对周洪宇进行了专访。
人大的决定会引起香港政治波动
星期一,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2007年和2008年香港不实行特区行政长官和立法会全民直接选举。香港在野的民主派对此感到失望,表示要继续为民主而斗争。新苏黎世报就此写道:
释法与香港今后的选举
中国人大常委会开始对香港政治改革的前景举行磋商。会谈内容的核心主要是香港2007年能不能直接选举立法院的全部委员以及2008年直选特区行政长官。《法兰克福汇报》的一篇文章写道:
人大释法在香港引起的反应
中国人大常委会就香港政制发展解释“基本法”的会议继续在北京举行。周一,常委会分组审议关于香港基本法有关附件的解释草案。预计该草案将于本周二投票通过。人大释法的举动激起了港民的抗议。
争议人大释法,争议香港2007
在香港颇受争议的人大释法工作于4月2日至6日在北京进行,代表们对《基本法》附件一及附件二中有关2007年香港整改发展的解释草案进行审议。从4月1日起,陆续有部分香港民众对此进行了抗议。美国政府对此表示“强烈支持”香港人民渴望民主与选举改革的愿望。中国政府于今天(4月3日)公开回击,批评美国政府“干涉中国内部事务”。
人大释法问题在香港引起风波
正当台湾当选总统陈水扁作出妥协、同意全面验票之际,中国大陆将对香港《基本法》进行释法的决定也在香港社会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取消武器禁运是政治信号?
自89年学运以来,欧盟宣布禁止向中国出口武器。中国近来一再敦促取消这一武器禁运。外长李肇星周二在北京会晤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时形容这一禁令是冷战的遗留物。
2004年人大政协会议专栏
2004年人大政协会议专栏
私有财产入宪以及对它的讽刺
改革进行了25年,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主张即将被“统筹区域与城乡发展”的思想所取代。中国人大第十届二次会议上进行的修宪议程包括将保护公民私有财产写入宪法。这一切将对中国众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德国之声记者就此采访了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学教授吴国光。
人大会议不和谐的序曲
中国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前,中国警方就动用了数千名警察负责人身安全警戒,驱赶政府机构附近的请愿者。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大会堂附近是警方巡逻的重点。官方称,这样的措施是为了保护中国领导人和人大代表的安全,防止恐怖活动的发生。然而,据通讯社本周二得到的消息,会议前夕北京近郊却上演了这样的一幕。
宪法规定保护人权,说到不等于做到
正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开始对外界期盼已久的修宪问题进行讨论。周一(2月8日),人大副委员长王兆国向全体代表提交了13项修改建议。除了“三个代表”、保护私有财产外,保护人权也将被列入宪法。这一新内容是否会对改善中国的人权状况起到推动性的作用呢?
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农民问题被提到首位
中国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拉开帷幕。一年前走马上任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3000多名人大代表做了政府工作报告。此次会议将对宪法做一些修改,包括首次将尊重人权写入宪法,明确对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此外,三个代表理论也将写入宪法,放在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列的地位上。
两会到来,胡温新政一年后述职
在中国政府换届一年以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在人民大会堂为三千多名人大代表做政府工作报告。去年年初威胁人类生命的非典型性肺炎曾使中国的经济一度陷于停顿状态。在抗非典和今年的禽流感过程中,温家宝必须向世人展示他处理危机的能力。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温家宝更担心的是农民的生活状况和不断加剧的腐败现象。这将是给中国带来不稳定的两大因素。
温家宝: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
现年60岁的温家宝在本届人大会议上当选中国新一届总理。他同其前任朱镕基在性格上有很大差异。周二,温家宝向中外记者介绍了他本人以及他即将领导的国务院新一届成员。
德国之声记者再评人大
对西方来说,中国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国家,许多看上去互不相容的事物在这里并存:共产党的统治和实际上实行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磁悬浮和血腥的死刑、经济的高增长和上升的失业率。3月18日闭幕的本届人大会议,也反映出政治路线的矛盾:一方面是继续进行经济改革,另一方面是极力巩固共产党的统治地位。
实践也是检验胡锦涛的唯一标准
去年中共16大期间接替江泽民成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4个月之后,在全国十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再次接替江泽民,高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得到2937张赞同票,4票反对,3票弃权。
中国彻底告别计划经济
大多数德语媒体对中国政府机构的改组表现了极大的兴趣。瑞士新苏黎世报报道说,十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以绝大多数赞成票通过了政府机构改组的方案,这一次改组标志着中国彻底告别了计划经济。新苏黎世报写道:
离“妇女能顶半边天”还很遥远
正在举行的中国全国人大会议,批准对国务院进行大范围机构改革,以使政府能适应市场经济带来的巨大变化。尽管政府改革的涉及面很广,但新一届政府成员将仍然是几乎清一色的男性。中国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美好设想,在政治领域至今未得到体现。
新领导层面临的挑战
瑞士新苏黎世报也向读者介绍了中国新一代国家和政府领导人胡锦涛和温家宝,并在为人行事方面把他们与前任做了一番比较。文章指出,中国的新领导人是在中国经济取得史无前例的成就和外交份量和影响日益增长的形势下登台的,但是他们也面临一系列挑战:
没有人民参与的人民代表大会
在“没有人民参与的人民代表大会”一文中,该报驻北京记者报道说,一连几个星期,尽管政府和宣传部门连篇累牍地把这次大会说成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活动,但是北京市民对会议仍然持冷漠态度。法兰克福评论报记者的文章写道:
十届人大开幕,朱镕基告别政坛
现年74岁的朱镕基常喜欢炫耀自己的年龄,目的是为了向外界发出这样一个信号,中国领导人在职也必须有年龄限制。由于他是第一个表明退休意愿的中国高层领导人,许多其他同龄人因此也被迫步其后尘。
吴邦国:新人大委员长不是政治强人
他不仅智商很高,很善于人际交往,而且手中大权在握。90年代吴邦进京时,人们猜测吴邦国的官运还会更上一层楼,成为今后10年里中国最高政权的掌舵者之一。然而,事与愿违,他的政治生涯有可能只以不起眼的注脚的形式划上句号。
外界猜测李肇星将出任中国外长
许多人猜测,中国现任副外长李肇星极有希望在10届人大会议上得到任命接替唐家璇成为新一届外长。如果这一猜测得以兑现,那么中国的外交事业会走上一条并非平坦的道路。
朱镕基的功过得失
5年前,当朱镕基成为中国国家总理的时候,可以说,他集中了全体中国人的想象,人们在他身上寄托了无限希望。不仅如此,朱镕基坦率真诚的风格、立志改革的决心和对经济发展的真知灼见都让国外媒体耳目一新。5年之后的今天,在他下月即将卸任的时候,人们深深意识到朱镕基在中国改革的进程中做出的重大贡献,但同时,由于国家体制本身的限制,改革的成绩并非尽如人意。然而恰恰这一体制也正是朱镕基立志改革的目标之一。
胡锦涛上任百日,安危并存
中国人大“两会”到来之即,即将担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自去年十一月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至今也已满了一百天。从这一百天胡锦涛执政的轨迹来,人们也许可以寻到今后中国政坛上的某些发展轨迹。至少人们发现官方媒体好象一下子开放了许多。
人大调查自由选举意识令人吃惊
新闻周刊“明镜”对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做了一番分析。迄今为止,中国的议会毫无棱角,现在却迈出了令人吃惊的一步。人大派人调查,中国人民是否‘政治上已经成熟’到能进行自由选举的程度。
国际社会疑惑:香港民主派参选人大
自天安门事件后,香港民主派与北京当局的关系便一直处于紧张状况之中,甚至在九七香港政权移交之后依然没有改变。然而,随着今年香港、澳门地区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工作的展开,这一状况似乎正在得到改善。德国之声驻港记者发来报道:
联邦议院向中国人大发出西藏人权备忘录
联邦议院首次以直接向北京发备忘录的形式批评中国人权问题。
人大会议结束与未来领导层更换
两会结束,中国高层领导人进入了他们任期的最后一年。德国媒体最感兴趣的是对朱熔基,江泽民和李鹏的去留问题。
前一页面
第9 页,共1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