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以色列-哈马斯战争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默克尔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人大
人大指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括全国人大以及地方各级人大,。人大常委会统领全会,在大会会期之外代理行使全会的职权。按照宪法规定,全国人大本应为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全国人大会议闭幕
一周香港媒体摘要(2011年3月12日)
本周,香港媒体在报道和评论中国大陆新闻时关注的焦点主要有:吴邦国人大报告陈腔出新意;北京当局何以恐惧茉莉花革命?中国大陆公共事件增多,维稳成为焦点。
全国人大会议在北京开幕
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推迟访问日本
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推迟访问日本
香港政改方案料获人大常委会批准
chi0508 peking population
北京市人大常委通过专题调研,建议对所谓的"低端"劳动力实行强制退出机制,以此控制北京流动人口猛增的趋势,缓解城市环境资源压力。北京今后会变成只是精英们的首都么?
中国传媒界人士就李鸿忠事件致全国人大公开信引起反响
人大期间涌现“公众问政”
尽管中国人大"不是民主选举的议会、没有决策权",尽管人大会议"只是一场政治表演,但是许多中国人仍然比平时更积极地关注政治",这是《法兰克福汇报》驻北京记者观察中国社会后得出的结论。他注意到,会议期间公众就一些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中国重大政策一成未变
"星期日,北京的最大意外是大雪纷飞、冬天回归。外面的老天爷在折腾,里面的今年人大会议结束,但并没有大的出人意料之处。"《每日镜报》这样形象地刻画了人大会议闭幕时的气氛,认为中国在许多重大政策上一成未变:
两会代表开博成风气,网民不甘"被代表"
尽管两会只是在形式上的政治走过场,但是官方试图严加控制的互联网上还是出现了些不和谐的声音,有些人大和政协代表本来想用博客和微博的形式作出亲民的姿态,却反成了网民讥讽的对象。
中国人大:“国富民穷”,“劳民伤财”
“温家宝总理每年都要规定经济增长新目标,每年年底都神奇地宣布达到了目标。这一切都不成问题,因为这个国家的预计与统计数字都来自党组织的同一个抽屉。”《南德意志报》在评论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时接着写道:
打击腐败第三次被列为中国人大中心议题
Korruption in China
德国驻华记者谈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
本周五,中国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总理温家宝发表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以经济为主要内容,阐述在去年经济增长8.7%的基础上,今年如何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报告同时强调加强社会福利政策。本台记者吴安丽(Adrienne Woltersdorf)就此采访了在会议现场进行报道的德国《世界报》驻华记者约翰•埃林( Johnny Erling)。
德语媒体看人大开幕
周五(3月5日),一年一度的中国人大会议在北京开幕。德语媒体把这一例会称为"当年最重要的政治仪式","应声虫的会议"。《法兰克福汇报》记者以幽默的文笔素描了会议的场景:
人大重点在内政 政治“新星”引关注
Nationaler Volkskongress Vorbericht CN
莫少平律师谈中国的国家保密法
Interview mo shaoping
中国称永远不要西方民主
中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周一在11届人大2次会议全体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称,中国永远不会搞西方模式的民主。
刺激经济计划拨款用于何处还是谜
今年的中国人大会议缩短了会期,官方的解释是今年会议期间不选举、不通过新的法律草案,所以会期短于往年。但一些德语媒体认为,当前经济形势导致社会问题升级,各地政府官员不宜在首都停留较长时间。《南德意志报》写道:
两会期间中国当局加强监控异议人士
被俗称为"两会"的中国政协和人大本年度会议分别于本月3日和5日开幕。迹象显示,中国当局加强了对异议人士和维权人士的监控。
鲍彤致信全国人大要求重新评价六四
今年两会期间,多家团体和个人向两会发出公开信,要求重新评价"六四",公布历史真相。曾担任赵紫阳秘书的鲍彤致信全国人大提出三点建议。鲍彤在信中写道,"今天中国社会的诸多重大矛盾,都可以从六四惨案中找到传承的脉络,都是绝对权力无限膨胀的恶果"。德国之声记者就此采访了鲍彤。
人大会议重点谈经济和台海政策
3月5日中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总理温家宝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克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率8%的目标是此次会议的核心话题。温家宝还在讲话中宣布了一系列拉动经济发展,创造就业的措施并呼吁建立社会和谐。温家宝还在报告中阐述了中国政府的台海政策。
一个讨论13亿中国人命运的会议
3月5日,中国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德国《商报》说,这是一次"讨论十三亿中国人命运"的会议。
人大会议前夕:官方透露继续增加军费开支
中国全国人大第十一届二次会议召开前一天,前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透露,中国在2009年要继续增加军费开支,涨幅为14.9%。
人大会议前瞻:解决经济问题是避免骚乱发生的杀手锏
中国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于3月5日上午在北京开幕。本次大会的发言人李肇星昨天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说,中国将扩大政府公共投资,推进税改,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新增加的国防预算将主要用于提高官兵待遇。德广联驻京记者认为,为避免民众发生骚乱,金融危机将是此次中国人大会议的热点话题。
北京之春杂志主编胡平谈流亡民运人士就六四问题致中国人大公开信
中国两会召开之际,一些团体和个人纷纷在互联网上发表公开信或者建议书,要求北京当局反省历史,公开"六四"真相。王丹、吾尔凯希等20名亲历"六四"事件的流亡民运人士发表了一封致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公开信,要求重新查处邓小平等人滥用军队屠杀和平市民的暴行。公开信的签名者之一、《北京之春》杂志主编胡平接受了德国之声记者的采访。
“多事之秋”开两会,"举手大军"需作为
被外界讽刺称为"投票机器"和"举手大军"的中国"两会"拉开序幕。来自各省市的近3000名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将在未来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就政府工作计划及一些法律提案进行表决,并就一些重要议题进行讨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经济问题将会成为本届"两会"的重点议题。北京政府将出巨资极力保障经济发展,避免可能发生的社会问题。
030309 China Wanderarbeiter
China in der Wirtschaftskrise - Trainingsprogramme für Wanderarbeiter
人大年会前夕被逐出北京的上访者已超千人
人大教授毛寿龙谈2009年中国群体事件可能的引发原因
近期,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下属时政类新闻期刊《瞭望新闻周刊》发表题为“2009各类社会矛盾将碰头叠加”的文章。文章指出,2009年,中国“社会风险因素增多,矛盾碰头叠加,治安形势严峻复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任务繁重艰巨”。此前有学者分析认为,中国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就业岗位受到直接影响,农民工和大学生择业就业问题凸现,将成为2009年社会不稳定元素。人大行政管理学系教授毛寿龙认为,2009年中国社会群体性事件仍会以利益冲突为主要起因。
观察中国大气候的风标
作为政府换届的大会,中国十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受到德语媒体的广泛关注。各报普遍报道了国务院部委精简和重新组合的计划。南德意志报认为:
人大开幕前夕看体制及部制改革
走在北京的街头,人们不禁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北京奥运已经开始了吗?因为这几天,北京的大街小巷、车站和住宅区内出现了一百万自愿者的身影,他们负责维持秩序,保证所在地区的清洁卫生。与此同时,数千警察和士兵也出现在首都北京的各个地区,维持当地的治安。所有这些措施并非为了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体育爱好者,而是为了确保本届人大的顺利召开,为了人大3千代表的人身安全。本届人大会议为期两周。
两会前瞻:只谈“行政改革”,模糊“政治改革”
一年一度的中国“两会”将从下周一起拉开帷幕。由于本届“两会”是中共十七大后的首次会期,它将是将十七大战略思想落实为行动布局和为此部署和调整政府人事安排的重要务实会议。与料无悬念的人事安排同样引起外界关注的,是中共如何进行所谓的“大部门体制”行政方面的改革。
农民工当人大代表就和谐了?
中国人民的日报近日突然发现,中国放出扩大民主信号了,原因是农民工也能当地方人大代表了。
莱法州司法部长会晤中国人大立法委高级代表团
中国人大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宋新宁谈中国与欧美的关系
程晓农谈中国人大授权央行发行特别国债
中国人大常委会日前决定授权中国央行发行15500亿人民币特别国债,声明这是为了要购进2000亿美金的外汇储备,以便对外投资,同时也为了对冲过量的人民币,降低通货膨胀的危险。海外如何看待北京的这个大动作?本台记者就此采访了旅美华人学者程晓农博士。
读者来函集(2007年3月第4期)
物权法究竟保障谁的利益,网友写来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关于台湾问题,我们也可以听听台湾读者的心声。另外,日本右翼拍摄《南京的真实》,德国议会提案谴责中国劳改,中国电池厂女工在德控诉血汗工厂也受到了热烈讨论。
中国人大首次立法保护私产
历经12天的中国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在周五闭幕当天通过“物权法”,被认为是中国在践行宪法理念、继续走市场经济道路上的一个突破,并为产生中国首部民法典跨出关键一步。不过,物权法未涉及农村用地的所有权问题,或许意味着与一次历史机会“失之交臂”?
中国人大要减少死刑和禁止死囚示众
*
读者来函集(2007年3月第2期上)
由于来函数过多,无法一次上载,我们将其一分为三。话题主要围绕人大、姓社姓资、台湾问题、环境污染、上海磁浮等热点展开。
人大其实是在上演大戏
科隆城市导报记者发自北京的一篇文章介绍了中国的全国人民大会。文章在描写了会议现场的见闻后写道:
“问题不是税法,而是不能及时参与竞标”
目前正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十届人大第五次全会将讨论并通过统一中外企业所得税法案。德国之声记者就外企在中国是否面临公平竞争、新税法带来怎样的变化以及德国企业在中国占据的优势等议题,采访了德国经济驻华总代表路德维希女士(Jutta Ludwig)。
“四要一没有”挑战北京
德语媒体认为,陈水扁上周发表的“四要一没有”的台独政策对正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大会议提出了新的挑战。总理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坚决反对法理台独,外交部长李肇星间接威胁要依据“反分裂国家法”对台独使用武力。
展示自己努力促进社会平衡
虽然一年一度的中国人大会议是例行公事,但每次会议重点有所不同。南德意志报认为,“共产党要利用今年的人大会议,展示自己在努力促进社会平衡。虽然2978名人大代表并非通过自由选举产生,但他们可以利用这次会议提出自己家乡省市真正关心的问题。”该报接着写道:
人大开幕: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并举
来自中国各地的大约3000名代表本周一聚首北京,参加中国十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环保政策、打击腐败、以及减小贫富差异是今年全国人大的主要议题。另外,中国尤其关注海军和空军的现代化建设,以保障领土主权免受威胁,为此,2007年中国国防预算将比去年增加近18%。
物权法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持一致
中国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将讨论物权法和企业所得税法等法案。此前,德国之声中文网就人大主题采访了德国技术合作公司驻北京法律协调部主任尤里尤斯教授(Hinrich Julius)。
人大环境学院副院长谈中国政府的气候变化战略方案
过去几十年,中国的暖冬天气越来越频繁,气候变暖已经是进行时。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这对中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据悉,中国政府计划今年出台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方案。本台记者就此采访了参加该方案前期准备工作的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Zou Ji)教授。
“冰点”复刊显示党中央 的“高明”
意识形态之争与磁悬浮
中国全国人大本年度会议周二闭幕。“南德意志报”注意到,会议期间发生有关姓社姓资的争论。虽然人大会议在中国政治上并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相关的讨论却犹如一条隙缝,使外界有机会窥见并猜测发生在幕后的路线之争。“南德意志报”写道:
人大闭幕—中国问题专家答德国记者问
一年一度的中国全国人大会议今天闭幕。会议期间,约3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听取了政府的政策规划。在议案表决时,当然都是一致通过。即便有意见分歧,也只会出现在闭门的小组讨论的场合。就国外媒体关心的几个中国政治发展的问题,本台德语部记者采访了德国科学与政治基金会的中国问题专家瓦克尔女士:
前一页面
第8 页,共1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