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拿什麼拯救中國紅會

2013年5月2日

在雅安地震災後籌款時遭到網上抨擊之後,中國紅十字總會再次因為08年汶川地震捐款使用的「舊賬」陷入爭議。即使官方媒體親自出面為其辯護,也無法挽回信任。

https://p.dw.com/p/18QUp
sos sign at train station Keine Weitergabe an Drittverwerter., Royalty free: Bei werblicher Verwendung Preis auf Anfrage
Symbolbild Schild SOS Hinweis Feuerlöscher Telefon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beyond

(德國之聲中文網)上個月四川雅安發生的地震災害使得中國紅十字會再次成為輿論爭議的焦點。因"郭美美事件"掀起的軒然大波時隔數年,原本已經接近風平浪靜,然而紅會在雅安災後籌集捐款、參與救援的時候,卻再次遭到質疑,尤其是網友的批評乃至謾罵,暴露出公眾對於中國紅會的"信任危機"還遠遠沒有解除。

雅安風波未平,汶川"舊賬"又起

據《南華早報》5月2日報導,中國紅十字會(RCSC)已經承認,在2008年汶川地震後,上百名藝術界人士籌集的用於修建一所藝術學校和資助其他建設項目的逾8000萬元善款,已被用於其它項目。

但中國紅十字總會對此進行的辯解是:雖然挪為他用,但這與捐款人的意願總體上是一致的。該組織4月29日在其官方微博上發表長微博表示,2008年5月29日,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舉行拍賣活動,將103幅藝術作品拍賣所得的8472萬元人民幣全部捐給中國紅十字總會。原本捐贈方提出自己安排重建項目,但項目遲遲未能落實。2011年,紅會在受到汶川地震影響的六個省(自治區)啟動博愛家園項目,還列出了各地的項目分佈表。

截至記者發稿時,相關微博已經獲得上千條網友的評論,幾乎全都是批評性的回復。除了不計其數的"滾"字之外,還有網友戲稱這是"皇帝的新裝"。網友"Goodmorning的爹地"評論道 :"越描越黑!!!一句溝通不夠就了事???公開帳目明細!!!不然就退錢!!! "網友"龍蒼笑塵"寫道:"昧著良心寫這個說明的紅會執筆,你自己拍胸脯想想,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不?在這承受千人唾罵,好處還是上面領導的,你值得嗎?舉頭三尺有神明,你會折壽的!唯一的出路就是向美美學習,公佈內幕吧!"

HENGYANG, CHINA - APRIL 21: (CHINA OUT) Chinese people line up to donate blood to help quake victims on April 21, 2013 in Hengyang, China. A powerful earthquake struck the steep hills of China's southwestern Sichuan province Saturday morning, leaving at least 160 people dead and more than 6,700 injured. (Photo by ChinaFotoPress/ChinaFotoPress via Getty Images)
雅安地震後,各界通過紅會捐助的熱情已經與08年汶川地震後不可同日而語圖片來源: ChinaFotoPress via Getty Images

中國紅會出面辯解的背景是,2008年參與捐贈的百名藝術家已經多次對相關善款的使用和流向發出詢問。加上在這次雅安地震發生之後,紅會表示第一時間進入災區展開救援,卻遭到鋪天蓋地的謾罵,顯示民眾對於這個與中國官方關係密切的慈善組織已經失去了信任。香港大學中國媒體研究項目的研究員班志遠(David Bandurski)也發表文章發問:"中國紅會究竟還可信嗎?"

官媒出面替紅會說話一同遭批

中國官方媒體也不惜親自發聲為紅會辯白。《人民日報》4月30日在頭版左下位置發表署名"陳述"的短文,稱"網路輿情並不完全等同現實民意"。文章援引基金會中心網公佈的訊息,到27日,全國有115家基金會參與蘆山地震救災募捐,共募集善款和物資10.49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紅十字會系統收到社會捐贈款物5.66多億元,佔總比53%以上。

文章由此得出結論:儘管紅會曾經遭遇信任危機,但總體上講在社會上還是具有相當高的信任度。作者敦促紅會不要辜負這份信任,盡快建立透明誠信機制,為自己洗清污名。末尾文章還提到, "網路輿情與現實民意之間,有著巨大的差異。個中原因,值得全社會深思。"

The logo of Sina Corp's Chinese microblog website "Weibo" is seen on a screen taken in Beijing in this September 13, 2011 file photo illustration. New real-identity rules to be imposed on China's Weibo are likely to make the country's most popular microblogging platform more alluring to advertisers, as Sina Corp seeks to start generating revenue from its product later this year. REUTERS/Stringer/Files (CHINA - Tags: POLITICS SCIENCE TECHNOLOGY BUSINESS LOGO)
如果網路輿論不等同民意,那麼誰來代表民意?圖片來源: Reuters

班至遠對這篇官媒"辯護詞"進行分析之後指出,顯然《人民日報》忽略了一系列現實因素。除了不少通過紅會的捐款都是單位"強制"捐款之外,中國非政府慈善機構的相對薄弱也是造成紅會在籌集捐款方面仍然一家獨大的主要原因。

究竟什麼可以代表民意?

中國紅十字總會的官方微博也立即轉發了《人民日報》的這篇文章,結果黨報和紅會一起遭到了炮轟。比如網友"圈圈_25471"就寫道:"看到這微博,我實在不懂到底什麼意思,現實中多少人是被矇蔽了或者不知道,就算5.66億,那也只能說明公民有善心,難道百姓是看你紅會才捐的錢嗎,不是,請弄清楚跟紅會一點關係沒有,別以此來抬高自己,也別再弄什麼文章來掩蓋你們的罪行……"。網友"葛鵬起"更是直言不諱地表達了對官媒出面辯護的反感:"不要臉,我說的是你們倆。"還有一位網友"海邊鳳梨"問:"我是被迫捐款的。可以退錢麼?"

可見,黨報顯然也忽略了網路輿情的影響力。不管網民的討論是否能夠代表真正的民意,但可以肯定的是,官方媒體所代表的"主旋律"已經和網路輿情漸行漸遠。個中原因,才真正值得整個社會深思。

綜合報導:雨涵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