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大戰"登場
2011年8月26日
該報(8月24日)寫道:"債務危機喚起了投資者的不信任,針對美國,也同樣針對歐洲,可是其儲備貨幣的角色暫時尚未被觸及。過去的3年,世界上3大主導性儲備貨幣的份量幾乎保持不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WF)的數據表明,美元領先,所佔比例為61%,歐元佔26%,日元4%。這3大貨幣在世界貨幣儲備中超過90%。黃金、人民幣或瑞士法郎只是是微不足道的配角。
"不僅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其它領域同樣如此。在世界原材料市場,是用美元結算的。中國當然樂於用自己的貨幣採購,條件更為優惠。可是,中國得用美元支付。金融市場也反映出美元的權力。華爾街依然給定世界股市的節奏,很大一部分學術精英和企業領導者是在美國大學受的教育。"
該報認為,"可是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時日可數。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巴裡暟細窳鄭˙arry Eichengreen)在《美元的興衰》一書中描繪:'美國貨幣作為世界佔統治地位的支付手段長達100年之久。現在這個地位頻臨結束。' 艾肯格林相信,由於中國、巴西或者印度這些新興工業大國令人驚異的崛起,美國的時日屈指可數。這些國家日益拿走美國在世界貿易中的份額,從而也會降低美元的重要性。
"艾肯格林那樣的懷疑者們擔心,隨著這個經濟大國的衰落,與之相連的是其貨幣地位的下降。與此同時,那些雄心勃勃的競爭者正磨刀霍霍。華盛頓不會忘記的是《華爾街日報》對中國國家主席和黨的領袖胡錦濤的採訪,這位中國人向美國總統歐巴馬預言全球權力的重新分配,認為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是'過時的產物'。"
人民幣成為硬通貨路途遙遠
該報指出,"中國想在長期讓自己的貨幣崛起為全球主要硬通貨,那麼其它國家就得將人民幣作為外匯儲備,而不是美元或者歐元。可是,讓自己的貨幣國際化,使之對投資人和貼現銀行都有吸引力,中國人還需要許多年。
"現在,印有毛像的人民幣甚至還不能與其它貨幣自由兌換。為了人為保持對出口有利,中國將其貨幣的匯率與美元掛鉤。控制資本流通的網路繼續將這個國家與全球的現金流隔開來,中國得將自己的貨幣從這個緊身衣中解脫出來。……這是一個艱難過程,才剛剛開始。
"幾乎沒有人估計人民幣會很快就取代美元成為世界貨幣。可是歐元也不是令人信服的選擇,或許是那些想要減少對美國貨幣依賴性的國家的選擇手段。……"
作者建議說,"既然美元不再能完成作為穩定的世界貨幣的任務,歐元因其制度性的可信度長期不足只被有限需求,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這個大願景要在遙遠的將來才可能實現,那麼,一個實際的解決辦法就在眼前:央行解除對美元的密切聯繫,進行重新組合,(現在)歐元,(未來)人民幣,加上一點黃金。……"
編譯:林泉
責編:樂然
(以上內容摘自或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