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必須更理解非洲"
2014年8月5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本次美非峰會被許多媒體稱為"一次歷史性的會議"。討論議題包括貿易和投資、貧困、恐怖主義、腐敗和致命疾病。因埃博拉病毒疫情加劇,塞拉利昂、利比裡亞和幾內亞等西非三國領導人取消了赴美行程。
美國官員對美非關係和非洲的進步做出積極評價。國務卿克裡說,"我認為,15個世界上發展最迅速的國家中有10個來自非洲。到2040年,非洲的勞動力將超過印度或者中國。"白宮此前在一份聲明中還表示,這次峰會的重點是加強美國在非洲的貿易和投資,同時也將突出美國對非洲的安全、民主和該地區人民的各項承諾。
美國國會14年前通過的非洲增長與機會法案是美國與非洲目前經貿合作的基礎。該法案將於明年到期。歐巴馬政府已表示,將重新簽訂非洲增長與機會法案。南非總統祖馬希望再簽15年,並且將南非也納入其中。2013年,南非對美國的出口額已達36億美元。不過,在非洲大陸,美國面臨來自中國的激烈競爭。早在2009年,中國就已超過美國成為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那麼,歐洲在對非洲市場的競爭中是否已經成為失敗者,而非洲又該如何面對新的局面,德國艾德諾基金會駐坦桑尼亞分部的副主任理查德‧ 沙巴(Richard Shaba)就此接受了德國之聲的採訪。
德國之聲:不僅美國對非洲表現出越來越大的興趣。中國對非洲的意義已更為重大。在爭奪非洲市場的賽跑中,歐洲是不是已經輸了?
沙巴:不。法國、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時、德國和英國曾經在非洲有殖民地,現在也和這些前殖民地有聯繫。儘管真正有實權的殖民主義已經結束,但依賴還是存在的。殖民主義時代的經濟結構以非洲向歐洲輸出原材料為基礎。直到今天,歐洲人也期待非洲出口原材料,而不是終端產品。美國和中國的想法也一樣。大家關心的並不是尋找非洲解決辦法。也就是說,非洲大陸目前面臨著選擇:要麼繼續輸出原材料而不顧發展-一旦原材料消耗殆盡,繁榮就成為過去;要麼就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要求公平的夥伴關係,建立自己的經濟結構.非洲國家必須記住前非洲總統尼雷爾(Julius Nyerere)或者恩克魯瑪(Kwame Nkrumah)的話,"是的,我們獨立了,有了自己的國旗,但是,爭取經濟獨立的戰爭還擺在我們面前。這將是一場艱苦而無情的戰爭。"
德國之聲:非洲如何才能擺脫依賴,在國際上得到更多的傾聽呢?
沙巴:歐洲、中國、美國和印度必須將非洲視為夥伴,而不是原材料的來源地。非洲必須擺脫那些不去發展非洲經濟,而是肥了自己的腰包,或者跨國公司腰包的統治者。當這樣的當權者再次參加選舉時,民眾必須覺醒並且說,"夠了,我們看到的只是越來越多的康采恩,而不是生活水準的改善。"非洲擁有的一切應該讓大多數人受益,而不是少數人。我們需要一個非洲議事日程,非洲國家領導人必須要問這樣一個問題,非洲的首要任務是什麼,如何達到這些目標。
德國之聲:非洲人對歐洲有什麼樣的期待?是更密切的經濟合作,進入歐洲市場還是更多的政治參與?
沙巴:歐洲人與非洲人之間的聯繫源遠流長,具有多樣性,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時期。正因為有長久的聯繫,非洲人更期待歐洲人更能理解他們。歐洲應該有能力理解非洲國家的需求,並且考慮這些需求。歐洲有必要的手段。許多人死在非法逃往歐洲的途中。他們這樣做不是因為蠢,而是因為絕望,因為想尋找工作和更好的生活。難道我們不應該共同來面對迫使人們走上移民之路的這些問題嗎?
德國之聲:在邀請國家領導人之前,歐巴馬7月底還邀請了非洲的年輕領導層前往華盛頓。美國這樣的經濟強國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達到什麼目的?非洲怎樣才能從中獲益?
沙巴:邀請非洲領導層的人應該公開表明其目的。美國應該說明白,是為了非洲的原材料。這樣,非洲人就知道這些是為了什麼,並且明白,如果希望自己的國家出現民主轉變,那麼就不能對這樣一個峰會寄予希望。參加會議的領導層也必須公開表明他們的目的。訊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這樣一來,非洲的公眾才能夠堅持要求實施會議成果,不管結果如何。
採訪記者:Philipp Sandner 編譯:樂然
責編:凝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