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泰因邁爾一年來的外交可圈可點
2006年11月22日施泰因邁爾喜歡用的一個詞是「觀察事務的廣度」。擔任外交部長的第一年,他確實大大擴大了自己觀察事務的廣度。過去,他坐在施羅德總理府中的辦公室中,去年在外交部走馬上任後,立即開始了他的全球穿梭外交。
他訪問了南美、阿拉伯半島、東南亞、中亞和北非。他認識到,對於21世紀來說,僅以歐洲大西洋為出發點是不夠的。施泰因邁爾關注全球五大洲新興地區,雖然還不知道,今後全球應該如何走上共同的道路,但是對於德國來說,世界變得更大了。施泰因邁爾先做的工作是牽線搭橋,與各方建立聯繫。
他具有不先入為主、對不熟悉的人和事感興趣的性格特點,這樣的性格對他大有裨益。儘管他不善言辭,但他友好、不張揚的待人處事方法使他在德國很快成了大聯合政府中最受歡迎的政治家。
施泰因邁爾當外交部長的第一年也是學習的一年:上任不久,他就遇到了三次綁架事件,兩次在伊拉克,一次在葉門。這兩次事件使新上任的外交部長及其同事們接受了一次考驗。由於施泰因邁爾沉著應對,三次綁架事件都以沒有造成惡性後果而結束。
施泰因邁爾的另一個工地是受到損傷的德美關係。大聯合新政府要修復德美關係,聯邦總理梅克爾親自抓這件事,施泰因邁爾配合。使人吃驚的是,聯盟黨的總理與社民黨的外交部長在外交政策上配合得十分默契。
施泰因邁爾飛往中東,談判伊朗核問題,從而使德國的外交政策保持了連續性。總理梅克爾在華盛頓和莫斯科會見了他的同僚,以表示她修改了前任紅綠政府的外交政策。當然,這件事不需要施羅德的親信施泰因邁爾去做。
施泰因邁爾按一種新的策略推行外交政策:他比前任更為注重能源政策,因為他把保障能源的長期供應視為外交政策的核心任務。對他來說,對外經濟政策是自己工作的一部分。他要繼續擴大對未來起重大作用的「關鍵地區」的聯繫。除此以外,看不出他有全面的戰略方案。施泰因邁爾的綱領經常受現實問題的左右,所以難以明顯看出其重點。不過,總起來說,他執行的是穩定、可靠和良好的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