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無選擇的宿命
2006年4月23日劉索拉、譚盾、葉小綱、瞿小松和郭文景……,這些在中國乃至世界音樂屆耳熟能詳的名字,已絕不僅僅是幾個音樂家各自的姓名。無論人們提到他們當中的哪一位,都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其他的幾位。在過去的30年當中,這一連串的姓名組合在一起,演變成了一個標誌性的代號,代表著中國大陸文革後成長起來的第一批現代音樂先鋒。
接觸過80年代大陸文學的人,對《你別無選擇》這本小說一定都不陌生。《你別無選擇》是劉索拉大學畢業後出版的一部中篇小說。小說以她在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的同班同學:瞿小松、葉小剛、譚盾和郭文景為人物原型,講述了一群思想活躍而富有創造力,個性鮮明的音樂學院學生的故事。
1977年,中國大學恢復招生。包括劉索拉在內的27名學生成為了文革後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的的第一批學生。
「我們班同學比一般的大學生歲數要大。我們都經過了10年文化大革命。很多人都是在農村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或者是在工廠當過工人。幾乎大部分同學,不僅是自己青少年時的生活非常動蕩,大部分的家庭也非常動蕩。」
動蕩的年代,動蕩的生活沒有能夠阻擋這一群年輕人在音樂道路上執著的探索,反而造就了他們堅忍不拔的性格。80年代中期,他們當中的不少人選擇了出國留學的道路。很多人在國際樂壇上贏得了聲望,至今活躍在音樂的舞台上。譚盾和蘇聰分別成為奧斯卡音樂獎的得主、旅居法國的陳其鋼贏得了法國音樂版權組織(SACEM)2005年「交響音樂大獎」、周龍、陳怡夫婦雙雙成為美國堪薩斯城密蘇裡州立大學音樂學院的作曲系教授。郭文景、張麗達以及從美國返回北京的葉小綱共同在中央音樂學院執教。
「不管是出國還是沒有出國的,20年之後,我們聚在一起,所有人的精神還是沒有變。大家都在追求一個共同的東西,就是我們的歷史背景,我們的文化背景。就是,怎麼樣在西方現代音樂的發展道路上,既可以吸取西方現代音樂的東西,又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為了紀念同窗好友一路走來不懈的堅持。在柏林世界文化中心擔任國際顧問的劉索拉策劃了一場由8位同班同學的作品組成的音樂會,取名為《你別無選擇》。
「我說的別無選擇,是一種命運,不是絕望、絕路逢生的感覺,而是你太喜歡一種東西,你不會放棄。」
劉索拉和她的同學們共同選擇了一個她稱之為「別無選擇的音樂宿命」。劉索拉強調說,舉辦這場音樂會正是為了紀念同學們30年來在西方現代音樂體系中,用感情和深厚的人文思想尋找自己本土語言的精神。
「我策劃這件事,我的目的也不是想吹捧80年代的學生。80年代是中國的一個轉折時期。出現了這樣的一批人。這批人畢業後馬上去海外,因為國內的各種情況動蕩,在海外面臨著生存的問題。我們這些人的命運非常曲折。
所以大家不是普通的學生,他們的追求很強烈。我覺得現在年輕人的追求沒有那麼強烈。這可能跟我們生活的不容易有關係。當時,大家有點一根筋地往前走,不要命地往前走。就是,什麼都不要了,但是這件事也得要。現在的小孩兒這種精神少,因為他們覺得什麼都沒關係。我覺得這種精神是一種很好的專業精神。」
除了收錄了譚盾等人現有的作品外,柏林世界文化中心特別委託在美國執教的周龍和在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執教的張麗達分別為《你別無選擇》音樂會創作了曲目。
以使用細膩音樂語言見長的張麗達打破了平日的風格,為此特別創作了一個充滿激情的的曲目。
「我們在國內做的音樂基本上都是由標題,或者是為了一個社會活動而寫的。不是特別隨意。他給我委約的時候,沒有給我任何的限制。他就給我寫了一封信,就是8件樂器,你看著辦吧。所以,很多東西都想寫進去。但是最後必須把它圈定在一個點上。許多的想法以後再寫吧。這次就寫我們自己。馬上我們這三十年的生活、追求、生命躍動的感覺和激情都出來了。所以我的標題叫做『線與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