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巡二十年遭冷遇?
2012年2月3日1月31日,《深圳特区报》重刊了全景记录前中共总书记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期间讲话的文章《东方风来满眼春》。次日,《南方都市报》首席记者王莹在《南方都市报》深圳读本"深政"版中以《深圳重温小平南巡讲话》为题进行了跟进报道。
《深圳特区报》唱响纪念邓小平南巡独角戏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其崛起显然跟邓小平执政时所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有莫大关系。不过,将深圳由边陲小镇崛起为现代化都市的功劳全部归功于于邓小平显然不客观,因为胡耀邦和赵紫阳才是推动改革开放的核心人物,邓小平只是支持者。
深圳人对于改革开放和邓小平显然比其它地方的人感情更深,《深圳特区报》系深圳市委机关报,官方色彩异常浓厚,在邓小平南巡20年之际重刊《东方风来满眼春》一文并不奇怪。遗憾的是,该报的此举只能算是纪念邓小平南巡的独角戏,因为曲高和寡,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这顶级的三大官方喉舌都对此只字不提。
当然,最为让人不解的是,虽然《深圳特区报》用头版和二版两个版面来重刊旧文纪念邓小平南巡,但深圳市委书记和市长等当地官员却未就此发表只言片语,可见,深圳官方在刻意淡化此事。有海外媒体称该报在重刊该文之后受到了中央的批评,无法证实该消息,但受到批评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为当天的《深圳特区报》和次日的《南方都市报》相关版面的电子版至今尚存,并有多家门户网站进行转载,只是位置很偏僻而已。
《深圳特区报》为何在此时纪念邓小平南巡?
邓小平南巡的时间是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地点包括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其中,从1月19日到23日均在深圳停留,其南巡讲话主要也是在深圳发表的讲话。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纪念活动应该在相应的日期内举行,然而,《深圳特区报》对邓小平南巡的纪念却姗姗来迟,不是在1月19日至23日,也不是在跟当年刊发该文相对应的3月26日,而是在1月31日。
显然,不论是当年的刊发时间,还是今天的刊发时间,都不是刻意为之,这背后不存在什么幕后故事,迟刊和早刊都是一回事。倘若壬辰年的春节不是在2012年2月23日,此文的重刊或许会提前,1月31是农历正月初九,正值一般人收春节长假的时间,看报的人会比较多,而报社上班也恢复正常。
《深圳特区报》在1月31日纪念邓小平南巡,《南方都市报》在次日进行跟进报道也就顺理成章了,并不违背新闻原则。不管是《东方风来满眼春》这篇文章还是《深圳重温小平南巡讲话》这篇文章,均有门户网站转载,而且没有一家的转载在其后被删除。可见,针对邓小平南巡20周年,新闻主管部门并未就此发禁令,但是否要求各大媒体低调处理此事就不得而知了。
邓小平南巡于官于民已经不再重要
在20年前,邓小平的南巡绝对称得上是中国的重大政治事件,即使是在南巡之后,中国官方和媒体仍然会在逢周年的时候对其高规格纪念。不过,随着时光的推移,邓小平南巡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官方也很少提及。
邓小平南巡被中国官方媒体解读为对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推进,然而,对于邓小平而言,其政治目的更为重要。因为在当时江泽民在政策上明显出现了左转的迹象,邓小平在南巡过程中,与当时的湖北省省委书记关广富在武昌火车站站台上交流时,明显表露了对江泽民的不满,这一细节在为江泽民所知后,江泽民才在经济上继续改革开放。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江泽民虽然名义上是中共最高领导人,然而,在一些重大事情上,仍然得以邓小平的马首是瞻。
邓小平虽然在推动中国改革开放上功不可没,但是,因为他在1989年学潮时指挥军队镇压学生和市民,使得他的形象一落千丈,被人称之为"屠夫民贼"。1992年南巡时的邓小平给人的印象绝不会像学潮之前那般美好,很多人看到他,便会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六四"。如今,"六四"已经过去了20多年,南巡也已经20年了,中共的专制统治依然稳如泰山,邓小平算是实现了他"杀二十万换二十年稳定"的誓言。
改革开放让中国民众告别了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时代,但是,跛足的改革也造就了一个权贵资本横行、贫富悬殊的社会,今天的中国民众中,有幸福感的并不多,即使是贪官污吏,也没有安全感,所以,他们也想方设法地让家属移民海外。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好处的是权贵阶层,所以,底层民众对于改革开放的好感已经降到了最低点,自然而然,对于邓小平的南巡也就不再重视。
1月18日,中共太子党大员胡德平又在北京召开纪念邓小平南巡20周年座谈会,有人在会场上公开呼吁当局实行多党制、全民普选、新闻自由和军队国家化。中共高层一直都在拒绝政治改革,在经济上也开始实施国进民退的政策,加上胡德平等人借此机会向他们发难,所以,他们更不愿意高调纪念邓小平南巡20周年,邓小平南巡20年后遭冷遇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作者:刘逸明
责编:吴雨
作者简介:刘逸明,1980年出生于湖北鄂州 。担任过《中国民营》杂志社驻深圳记者。现为自由撰稿人,网络特邀编辑。2011年1月被评为凤凰网2010年度十大写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