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文化融合还是一国两制

2012年1月29日

本周是中国传统春节,但香港媒体依然关注三月即将展开的特首选举,以及最近发生在香港和内地之间的一些风波。

https://p.dw.com/p/13sR7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Arco Images GmbH

香港《苹果日报》本周发表社评,题目是"要文化融合,还是要一国两制?"。社评说:"一场内地客在港铁进食的风波,由兔年蔓延至龙年,在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辱港狂言推波助澜之下,事件正由网上的骂战衍变成现实中的冲突,香港网民的反煌行动与内地网民号召东铁集体进食行动只是冲突的序幕,事件正由游客公德心的一般性问题,衍变成中港族群冲突的政治性问题,凸显的是中港经济加速融合之下的文化冲突,凸显的是港府在维护“一国两制”问题上的无心无力。"

社评写道:"香港公共交通工具禁止饮食,据说始于1937年,起因是当年发生霍乱疫情,夺走一千多人的生命。……多数内地游客在香港还是能遵守公共交通工具的法例的。对违规者,港人本来也可采更宽容的态度,以提醒代替指摘,但孔庆东将港人的守法行为称为给英国殖民者当走狗的习惯,其实是侮辱了以民主、科学为旗帜的北大,侮辱了守法的内地同胞。“狗咬人不是新闻。”孔庆东徒有孔子后人、北大教授的身份,其狗论、无脑论,与其近年吹捧北韩、吹捧金正日的言论一样,根本不值一驳。但是,在中港两地社会矛盾激化、民众怨声载道之际,孔庆东的辱港狂言,无异于为一些愤青提供了弹药,也凸显内地一些学者、民众、官员视“一国两制”的国策为无物,凸显他们在中港经济加速融合过程中形成的优势、自大心理,并以这种心理看待中港两地的文化差异。"

社评继续写道:"说到底,中港两地的文化差异是核心价值的差异。香港没有民选政府,谈不上是民主社会,但法治、自由还是有一定的制度保障,更是港人崇奉的核心价值。当中国官员、学者、民众的言行,影响香港的文化或核心价值时,香港的舆论必定勇于回击,不论你是北大教授孔庆东,还是北大毕业的副总理李克强。这是香港与内地最大的分别,也是有些中国官员、学者认为香港“人心还没有回归”的原因。他们甚至将致力维护香港文化、核心价值的人物、言论归类为“隐性港独”,忘记了“一国两制”应有之义。"

《明报》则发表社评,题为《特首参选人有责任推动民主进程》。社评写道:"回顾今次特首选举历程,粗略可分为劝退论、钦点论和竞争论3个阶段。劝退论早已落空,随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本月中在珠海与港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会面时的一席话,钦点论也可以休矣。当时李建国点名说唐英年和梁振英同属中央可接受人选,又期望选举是公平、公开、公正的君子之争,希望今次选举会为2017年普选特首树立典范。"

社评说:"李建国这番话,被解读为中央乐见唐、梁二人透过竞争,赢得市民认同和选委投票支持,然后由中央任命为特首,所以,特首选举处于竞争阶段,相信在选委会有投票结果之前,都会处于这个状态。李建国除了间接否定钦点论,他所说“树立典范”也十分重要。2017年普选特首,是香港政治民主化重要进程,若今次特首选举有示范作用,首先在民主成分要有可供借鉴之处。"

社评最后写道:"中央虽然不接受民主派参选人,但是今次民主派建立的初选机制值得肯定。何俊仁和冯检基两名民主派参选人,同场论政和出席政策辩论,然后透过民调和全民投票,选出何俊仁代表民主派参选特首。从过程看来,何、冯二人做到君子之争,若说“树立典范”,他们为2017年民主派参与普选特首,创下了可供遵循的先例。"

摘编:李华

责编: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