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解决就业问题为何如此成功?
2002年3月5日2002年1月,德国失业人数达到两年来的高峰:430万,合就业人口的10.4%。而荷兰的失业人口只有2%,而且提供的就业机会多于寻找工作的人。德国和荷兰今年都面临大选,在柏林的红绿联盟为此辗转反侧之际,海牙的粉红色联盟却几乎可以高枕无忧。
在整个90年代,德国与荷兰的经济发展之间的区别变得越来越明显。90年代德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而荷兰则相当强劲。促进荷兰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国内需求的增长和投资力度的增加。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区别最明显的是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德国失业率不断上升,就业人口总的下降了3.5%;而荷兰的失业率则不断下降,就业人口在十年里增加了8.5%。
荷兰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绝不是偶然的。1982年,荷兰的工会、雇主和政府达成了一个协议-“Akkord van Wassenaar”。这个协议的核心内容包括:持续的工资稳定,工作时间的高度灵活,进一步扩展局部时间工作领域,大幅度削减原来相当丰厚的社会福利。
世界各国的专家们经常忽略了一点:荷兰模式是很难移植的,因为采用这种模式的前提是社会各阶层的求同意愿。这种求同意愿在荷兰始终是存在着的。还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在荷兰,无论是谁执政,都能够坚定不移地执行1982年的协议。即使是这样,成就的到来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在过了好几年后才表现出来的。
当然,人们经常指出,由于局部时间工作、个人选择自由和“非老年化”(55岁以上的荷兰人中现在只有三分之一还在工作)这些因素,荷兰的“隐性失业率”比德国高得多。但不管怎么说,荷兰国家统计局每隔一段时间就可以自豪地宣布一次:登记在案的失业者人数“保持在低水平上”。最近的数字是14.6万人。
目前的世界经济不景气同样给荷兰带来了严重影响,生产下降,经济增长减缓,通货膨胀上升。于是一些人重新提出了这个问题,对荷兰的这个模式是否应该进行改革或干脆抛弃了?
荷兰社民党的威姆.科克曾长期担任工会领导人,从1994年开始始终担任荷兰的总理。他被称为“现代求同荷兰人的典范”。在今春的大选后,这位“典范”将全面地退出政治舞台。而荷兰的这个解决就业问题模式(被称为“低地国家模式”)是深深地烙着他的烙印的。然而人们普遍相信,威姆.科克的离开不会把低地国家模式也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