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以色列-哈马斯战争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特朗普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能源转型
德国正在实行的“能源转型计划”(Energiewende),是一项国家能源系统改革战略,目标是减少德国的能源消耗总量,并最终退出核能使用。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特朗普拟废除电动车税收优惠 利好特斯拉?
消息人士称特朗普过渡团队拟废除电动车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由于取消补贴可能对电动车业竞争对手造成更大打击,特斯拉已表态支持终止补贴。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对此发出猛烈抨击。
哪些城市排放温室气体最多?上海冠绝全球
“气候跟踪联盟”11月15日发布数据指出,上海、东京、纽约、休斯顿、首尔是全球排放温室气体最多的城市。而在全球碳排放最多的州省级行政区排名中,前五位都位于中国。
深陷危机:大众在华销量为何大幅下滑?
作为大众汽车最重要的市场,大众在中国的销量却出现严重下滑。如今,许多中国消费者已不再视大众为潮流和现代化的代表:中国本土汽车已配有大型车载娱乐系统,且能与手机无缝连接。大众,这个曾引领中国汽车市场的品牌,是否辉煌渐退?
不止大众 欧洲车企普遍面临减产压力
由于销售业绩欠佳,大众公司高层宣布今后将无法继续履行不裁员承诺,并会关闭部分工厂。周三开始的劳资谈判中,工会同雇主方必将有一番恶斗。
德语媒体:对中国电动车征收惩罚性关税 欧盟面临重重阻力
欧盟计划十月底引入针对中国电动车的惩罚性关税,而对于本已处境艰难的德国汽车工业来说,这无疑将是致命一击。
汉诺威商用车展:中国电动卡车表现不俗
本届汉诺威商用车国际车展上有一个趋势相当明显:柴油车似乎正在退出历史舞台。几乎所有的参展商都推出了电动载重车和运输车。而中国车企的庞大阵容尤为引人注目。
美提高中资太阳能板关税 或促东南亚能源转型
美国对东南亚太阳能产品征收关税可能会进一步削弱欧盟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但同时也有助于欧盟的绿能转型。
德语媒体:中国的产业优势并不靠补贴
媒体看中国
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关税,到底是否明智?奥地利《标准报》的一篇客席评论认为,为气候保护之人类大计,各国应该竞相补贴绿色产业,而不是反补贴。《法兰克福汇报》认为,中国产业优势来自于极其激烈的竞争,这值得欧洲人学习。
欲拒还迎 美国人为何对电动汽车如此纠结
不久前,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称旨在保护本国汽车业免受中国不正当竞争的冲击。但是这导致美国市场上电动汽车价格居高不下,阻碍美国交通的电动化转型。
德语媒体:德国车商的喘息之机
德国《商报》注意到比亚迪电动汽车在德国销售低迷,认为中国厂商只是遇到了暂时的困难,德国厂商很快就会重新面临重压。《日报》则抨击德国政府正在坐视本国经济再次陷入对专制国家的能源依赖。
德语媒体:贸易争端的背后是地缘政治较量
德国《经济周刊》认为,中国政府斥巨资补贴本国企业,其实是为全球地缘政治斗争进行投资,从而绑定欧洲依赖中国经济,而德国太阳能产业则不幸成为了牺牲品。瑞士《新苏黎世报》的一篇客席评论则反对唱衰中国经济。
1175家中国企业参展汉诺威工博会
2024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4月21日晚在汉诺威开幕,展会将持续至26日。据主办方介绍,共有1175家中国企业前来参展,在所有展商中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德国需全面“翻新改造” 但谁来买单?
公路、桥梁、铁路——老旧而破败。没有新的输电线——能源转型就不可能实现。德国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数十亿欧元的投资,但国库已经空空如也。
欧盟峰会:重振经济是当务之急
欧盟经济同中美两大经济体的距离正在逐渐拉大,这也是本周四欧盟峰会上的主要议题。各国领导人将就如何进一步阻止经济滑坡以及如何重振经济展开讨论
德国退核一周年 争论仍在继续
德国退出核能发电一周年之际,对于核电的争论仍在继续。绿党籍经济部长哈贝克认为,当年所有反对退核的观点都已经不攻自破,基社盟秘书长里内曼则反唇相讥。
调研:中国政府大力补贴绿色能源
周三发布的一项最新调研显示,无论是电动车,还是风力发电设备,只要同绿色能源沾边的本土企业,几乎都会得到中国政府的慷慨补贴。而这种补贴已经对欧洲相关企业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德国一家光伏初创企业如何逆风而起
德国光伏市场很大程度被中国厂商占据。尽管如此,德国初创企业Sunmaxx仍在扩大产能,这是为什么呢?
专访:欧洲需要接受“全球核电共识”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格罗西(Rafael Grossi)近日接受了DW采访,他谈及欧洲核能在乌克兰战争以及气候变化下所面临的挑战。他表示,如果欧洲不想在全球核电竞赛中落败,就必须提供新的资金。
白宫指俄研发反卫星武器 未证实是否具核能力
“俄国在太空部署核武器”的说法在美国闹得沸沸扬扬,15日白宫发言人回应称美国发现俄罗斯研发出反卫星武器。 此前,莫斯科方面反驳了相关说法,认为这不过是美国政府想从国会讨取更多援助乌克兰资金的伎俩。
欧盟新车登记数量明显增多 德国表现平平
经历了过去几年新冠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冲击之后,过去一年当中,欧盟新车注册登记数量明显增多,但是在汽车大国德国,新车销售的数据却并不乐观。
法国计划兴建更多核电站
同德国的退核路线不同,法国正在大力发展核能发电事业,以取代传统的燃煤电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该国希望新建14座核电站,远远超出原定计划。
核电救气候 靠谱不靠谱?
在本年度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20个国家签署承诺书,计划在2050年前将各自的核能发电容量扩大到目前的3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与此同时,德国等国家依然坚定地挥别核电。核电究竟是不是气候救星?其实际成本究竟有多少?
核能增倍才能实现净零排放?环保组织:危险性不能小觑
迪拜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签署了一项呼吁,提倡将全球核能容量增至现在的三倍,这是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努力的一部分。环保组织批评指出,不应把时间浪费在像核能这类危险的干扰选项上。
德国第二季度电力进口总量创下纪录
在今年4月关停了德国境内最后三座核电站之后,德国第二季度进口电力总量创下纪录。此外,由于能源价格上涨和经济景气下滑等因素的影响,上半年德国电网提供的电力减少了6.9%。
政治或科学?中国核废水氚含量被指更胜福岛
日本核废水排海在中国引发强烈反弹,但有科学家指,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核电国”,其核电厂排放废水的氚含量,“比福岛核电厂排放的氚含量还要高”。中方则认为,核灾污水与核电厂正常运行所排放的水有根本区别。
中国产“地沟油”燃料涉嫌造假?
生物燃油有助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受到了欧盟的经济激励。其原料则大有讲究:如果是来自“地沟油”等废弃物,则是变废为宝;若是来自棕榈油、玉米等农作物,则有与人争粮、毁林耕地之虞。现在,中国企业似乎正用后者冒充前者。
瑞典准备大规模扩建核电站
瑞典气候与环境部长宣布,瑞典将大力发展核电以满足国内电力需求。她表示,斯德哥尔摩政府正全力以赴,为增建核能发电站的道路扫清障碍。
法国电力转型:绿色能源合作社挑战化石企业
法国正在寻求小型、自给自足的绿色电力项目来解决其能源困境。倡导者称,此举可使电力生产民主化,同时减少对化石燃料和外国能源的依赖。
德语媒体:在非洲 体制对手也可以合作
《新苏黎世报》的一篇客席评论建议西方国家在援助非洲时,不妨和中国合作,因为即便是体制竞争对手也同样需要一个长治久安的非洲。瑞士《商报》则猛烈抨击欧洲禁止燃油汽车的计划,认为这将导致西方汽车产业也像太阳能产业一样全面依赖中国。
中国阴影下 欧洲光伏产业复兴希望渺茫
俄乌战争加剧了欧洲的能源危机。为摆脱这一困境,欧洲正通过扩大太阳能发电来加速能源转型。然而,欧洲对中国产光伏设备的依赖程度超过了当初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超过四分之三的太阳能发电板来自中国。
能源危机或促使人类提前挥别石油
国际能源署近日发布预测,认为未来五年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长幅度将大幅放缓,并且有望在2030年前越过峰值开始下降。
德国核电站退役 后续成本有多高?
德国关闭了所有核电站,但后续得处理还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拆除核电站的成本有多高?
德国退核,全球核电建设却方兴未艾
德国最后三座核电站最终将于本周六(4月15日)寿终正寝。与此同时,世界上很多国家依然对核能充满信心,视之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无碳能源。
泽连斯基:俄罗斯是“一个邪恶的国家”
俄罗斯的导弹周五(4月14日)袭击斯洛维扬斯克的居民住宅楼之后,连斯基说称它是“一个邪恶的国家”。普京签署一项新法,允许通过电子文件发送征兵通知,让俄罗斯人更难逃避兵役。
读历史看当下: 德国在核电问题上为何如此纠结?
德国曾以核能发电技术引以为傲,但与此同时这项技术也一直备受争议,以至于最终决定2023年4月15日是退出核能的日子。然而随着俄乌战争造成的能源危机不断加剧,告别核能的决定是否明智引发广泛讨论。
德语媒体:中国让欧洲人陷入困境
在欧盟峰会上欧洲人取得的普遍共识是,少了美国或是中国都不行。《柏林报》指出,这令欧洲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处境。《法兰克福评论报》关注对中国光伏产品的过度依赖为欧洲能源转型造成的困境。
德语媒体:已经依赖中国的产业应该怎么办?
《商报》关注了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中国议题上的矛盾立场,注意到这些企业在加大投资中国的同时,也在扩大对替代市场的投入。《北巴伐利亚信使报》则担心,欧洲太阳能发电高度依赖中国制造,将让欧洲能源继续依赖专制国家。
普京指输送武器者是帮凶 乌军称俄没有中国武器
普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向基辅输送武器的西方国家也能视为“某种程度上参与冲突”的帮凶。至于近期有关中国可能会提供“致命性支持”的传言,乌克兰军情局表示,目前俄罗斯没有来自中国的武器援助。
专访:“发展电动汽车的最大问题不是原材料”
锂、钴、稀土等资源都很丰富,那究竟是哪些问题制约着电动车行业的发展?德国生态研究所的专家布赫特(Matthias Buchert)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发展电动车所遇到的最大瓶颈是汽车行业如何快速转型。
德语媒体:能源转型中的德国面对中国深陷两难
《新苏黎世报》批评美国单边行动与中国大打科技战有可能会连累盟友,为盟国的能源转型制造障碍。《南德意志报》关注到德国在能源转型中遇到的两难境地:一方面需要中国生产的绿能设备,但另一方面又可能陷入对中国设备的依赖。
是什么在阻碍德国能源转型?
普京的战争是否在推动德国能源转型?乌克兰战争让德国更加致力于发展可再生能源。不过,这一进程常常受阻。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德国“煤村保卫战” 环保人士与警方激烈冲突
因抗议政府批准能源集团RWE扩建煤矿并拆迁周围村庄,德国环保人士在周六的示威活动与警方发生激烈肢体冲突。“瑞典环保少女”通贝里批评德国政府和企业破坏环境的行为“让自己丢脸”。
核聚变——人类正在实现无限能源的梦想吗?
在未来,人类将如何满足对能源的需求?真的存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吗?美国研究人员似乎朝着这个梦想迈进了一步。他们在核聚变(核融合)方面取得了突破,让产生的能量超过了消耗的能量。
德国总理宣布三座核电站运营期限延至明年四月
德国总理肖尔茨在10月17日致函政府首长们,明确表示目前尚未关闭的三座核电站都可以继续运行到2023年4月中旬。联合政府中的自民党对此表示支持,但绿党则认为没有延长第三座核电站期限的必要性。
核电与德国:一段爱恨交织的历史
从备受追捧的新技术到令德国人谈“核”变色,从俄乌战争能源告罄给核能带来一线生机,到2023年4月15日坚定退核。核能在德国走过了一条跌宕起伏的道路。
福岛核事故11年之后 日本有意回归核能发电
由于能源价格上涨以及能源安全受到威胁,日本政府正在制定重返核能的计划,内容包括延长现役核反应堆的使用期限以及建造采用新型技术的核电站。
德语媒体:如果中国利用能源转型作筹码怎么办?
《世界报》发表的评论认为,迄今为止,德国不仅一直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也很依赖中国的太阳能设备,而依赖专制政权从来不是一个好主意。若是北京决定利用可再生能源转型作为筹码,那该怎么办呢?《柏林报》则对为何中国在台湾周围的军演如此危险进行了分析。
韩国重返核电的温暖怀抱
韩国总统尹锡悦着意大力推进韩国核能工业发展,这与前任文在寅时期推行的“去核电”政策背道而驰。不过这一政策转变在韩国国内并非只遭遇批评之声。
欧洲议会为天然气和核能贴上“绿能”标签
欧洲议会的最新投票结果将天然气和核能都列为可持续能源。环保组织和欧洲一些议员批评这种分类是为化石能源和核能“洗绿”。
物价全面走高 德国重新考虑核电?
根据多年前的计划,德国目前还在运营的三座核电站将在今年年底前关闭。随着能源价格全面推高通货膨胀率,德国政界正在思索一切能够抑制物价的手段。然而,即便在执政党内部,重启核电也是极具争议的爆炸性话题。
前一页面
第1 页,共7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