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国际社会放松对缅甸制裁

2012年4月5日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昂山素季领导的反对派政党- 全国民主联盟在议会补选中赢得了胜利,选举流程看来是自由公平的。现在,缅甸希望国际社会可以解除制裁。

https://p.dw.com/p/14YAJ
epa03167429 Myanmar democracy leader Aung San Suu Kyi speaks to the media as she tours polling centers for parliamentary by-elections in which she is standing in the remote rural constituency of Kawmhu, Myanmar, 01 April 2012. Millions of people in Myanmar, under military rule for decades, headed to vote in the by-election that could Suu Kyi in parliament. It is the first election the Nobel peace laureate Suu Kyi, 66, has contested, as she was under house arrest during Myanmar's past two general elections in 1990 and 2010. EPA/BARBARA WALTON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选举胜利落幕

(德国之声中文网)仰光民众一片欢呼,国际社会也松了一口气:在4月1日举行的缅甸议会补选中,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 )领导的反对派政党--全国民主联盟((NLD)赢得了胜利,在本次补选45席空位中,赢得了43个议席席位。对于缅甸政府操控选举结果的担心,现在看来似乎是多余的。德国政府人权专员勒宁(Markus Löning)表示:"从选举结果看,就可以排除有中央操控的可能性。"作为这次选举观察员,勒宁在缅甸逗留了一个星期。

chi0504 Birma - MP3-Stereo

勒宁表示,个别地区可能出现过全国民主联盟宣传海报"被消失"的事情,不过也仅限于此。另外,他与缅甸各部长、选举委员会负责人以及上议院议长的谈话结果也是积极的,他说:"可以确定的是,缅甸的变化的确令人吃惊。"他8个月前在缅甸经历的情形与现在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当时这位德国自民党政治家既不能去监狱探望政治犯,也不可以与政府官员对话。

国际社会对缅甸改变看法

YANGON, April 1, 2012 Voters register at a polling station during the by-election in Mingala Taungnyunt township, constituency of Yangon region, Myanmar, April 1, 2012. A multi-party parliamentary by-elections began across Myanmar Sunday morning at 6 a.m. local time with over 6.4 million eligible voters of 45 constituencies starting to go to polls and cast votes at respective polling booths
选民积极参与投票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ZUMA Press

在缅甸民主化进程中被寄予厚望的昂山素季现在本人也得以进入议会。地区性媒体甚至纷纷猜测,昂山素季可能很快就会进入政府--不过这位魅力非凡的反对党领袖将因此自动失去议员身份。

被国际孤立已久的缅甸当权者也把此次选举评价是一场成功的选举。在金边举行的东盟首脑峰会上,缅甸总统吴登盛(Thein Sein)提及补选时表示,此次选举"非常成功"。

吴登盛并不用担心其政权会有所动摇。设在汉堡的德国全球与地区问题亚洲研究所(GIGA-Institut)缅甸问题专家布伊恩特(Marco Bünte)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拥有43个议会席位的反对党在议会中只是少数派,而下一次缅甸全国大选是2015年。所以在一段时间内缅甸"实际权力关系"不会有太多改变。伊恩特也是这次选举观察员之一。国际社会在这次选举之后对缅甸政府的看法也有所改观,而针对缅甸的制裁也有宽松甚至取消的可能性。

勒宁也提倡现在要重新审视对缅甸的态度:"在人权问题上,缅甸当然还谈不上是天堂。"不过,这位人权专员表示,在这方面缅甸目前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作为欧洲人,我们应该主动、积极的支持这种发展方向,而不应该做一个持怀疑态度的旁观者。"他认为,除了武器禁运之外,其他针对缅甸的制裁也应该取消。勒宁建议德国对缅甸的政策应该从"制裁变为鼓励"。

Archaeological site Bagan, Burma / Archaeologische Ausgrabungsstaette Bagan, Birma / Myanmar
缅甸旅游资源也异常丰富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rco Images GmbH

制裁:惩恶扬善还是适得其反?

现在的问题是:国际制裁是否在缅甸的变化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或者还是相反。对于勒宁来说,这既是一个非常好的学术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辩论。他说"有缅甸人和我说过'你们给缅甸实施的制裁,富了将军,穷了百姓。'这正与我们实行制裁的目的背道而驰。"

所以国际社会要"保持一个清醒地头脑",更加准确地评估,究竟谁应该是被惩罚者,不过,在制裁问题上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勒宁表示:"我们应该坦诚一点,有时不得不承认,一些情况几乎不会受我们外界的影响。"

议会补选中反对党获胜之后,面对缅甸政府种种改革措施所取得的进步,美国政府做出回应,放松针对缅甸制裁。本周三(4月4日),国务卿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宣布,美国将允许缅甸政府高层入境,另外美国还计划解除对缅甸金融服务与投资的限制。克林顿还表示,通过互派大使将恢复两国外交关系。

重现往日辉煌

勒宁坚信,在解除制裁后,缅甸将重返国际贸易体系,并恢复该国从前的重要地位。极具潜力的农业、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与自然资源,良好的地缘战略位置都是缅甸的优势。缅甸人民的乐观情绪也给也这位德国人权专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历史上,缅甸曾经是亚洲最富有的国家:"缅甸当时富裕的因素现在还都存在。"除此之外,受教育的机会对缅甸人也非常有吸引力:"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他们的孩子可以获得好的教育,这在很长时间都是根本不能实现的愿望。"缅甸的教育体制非常落后。军政府一直崇尚"愚民政策",因为反抗总是首先来自高校和那些受过教育的人。

作者: Michael Gessat 编译:文木

责编: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