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泽林视点:经济发展只是纽带

2018年3月8日

中国的经济保持着高速发展。德国之声专栏作者Frank Sieren认为,但只有经济稳定,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https://p.dw.com/p/2twle
Symbolbild China Industrie Produktion
经济发展不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国之声中文网)这是中国一年中最重要的大型会议:周一人大年度会议宣布召开,约3000名代表与会。传统而言,这个非民选的大会每年通过的无非是事先铁板钉钉的那些法案,虽然如此,这一会议仍然是测试民情的晴雨表,它显示,中国今后5年将向何处去。尤其是那些在会议开始时宣布的目标对经济生活意义重大。2018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为6.5%,这是现年62岁的李克强总理宣布的。李克强是中国政坛上第二号人物,周一在人民大会堂向人大代表做了两个多小时的政府工作报告。

雄心勃勃的目标

去年中国预设的经济增长率也是6.5%,但实际达到6.9%,超过预期。因此,今年的6.5%也是一个相对温和的发展目标,但全球来看当然是迅猛的速度。北京的愿景是,2010年至2020年间生产总值翻倍。

这是挑战,因为中国近年来经济繁荣首先建立在国家支出和银行信贷的基础上。许多企业若没有国家的补贴和贷款早已破产,各省更是借款投资。过去10年里,中国的债务增长了4倍,总负债已接近2.2万亿欧元,仅次于最大的负债国美国。不受国家监控的地下钱庄以及互联网贷款业务在中国也越来越成为问题。对经济发展而言,这一毒性组合极具风险。

各省受到压力

北京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有能力抵御制度性风险。中国经济的基础是健康的,我们有很多工具可以使用。"李克强在政府报告中这样说。其中一个最简单的工具便是"节约"。2018年的国家财政赤字应在2.6%的基准上降低0.4%。

就债务而言,各省政府今后要担负起更多的责任。不容易,因为省政府必须兑现北京下达的经济增长预期。

北京希望同时完成两项任务: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李克强表示,中国正处在一个过渡阶段,将成为新型发展模式的带头人。而数字化中国的概念,意味着未来经济会在新的基础上发展。向网络经济、再生能源、生物科技、电动汽车、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继续投资,让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得以稳定高速的继续发展。

海归一族

Frank Sieren *PROVISORISCH*
本文作者泽林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M. Tirl

实现以上愿景的机会看好。中国去年递交的专利申请高达130万份,比德国高18倍,是美国的两倍。"独角兽"公司,就是那些成立不到10年、市值超过10亿欧元的企业,已同美国的数量基本持平。在硅谷受过训练的年轻企业家中,越来越多的人回到中国,这一迹象明确显示,至少中国目前的经济条件比过去好了很多。

"金融危机、贫困以及环境污染"是中国今后数年面临的三大战役。这一排列上的顺序并非偶然。必要时,对北京而言,金融制度的稳定高于一切。作为第一个门槛国家转变成工业国家、并掌控金融危机,中国具有不错的前提:中央政府的财政能力很强,另外,同美国不同,中国并不受制于外国的债权人。

不过,如果在其他挑战面前败下阵来,仅仅有一个稳定的金融系统,也将是一事无成。这些挑战不局限于脱贫与环保,一个人口不断老化的社会,相当不完善的社保、退休金以及医保系统,不仅改变着这个国家,它的中产阶级也在争取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北京必须同中产阶级同心同德,去赢得战役,将中国建设成现代化、稳定的世界强国。

专栏作家泽林已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多年。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