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欧盟与中国:在发展政策上互别苗头

2023年10月26日

欧盟希望通过“全球门户”项目与中国的“一带一路”竞争。欧盟与合作伙伴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峰会将推动这一项目的实施。“全球门户”会是比“一带一路”更好的选择吗?

https://p.dw.com/p/4Y38E
EU Global Gateway Forum 2023
图像来源: Johanna Geron/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两年前,欧盟以“全球门户”倡议推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将投资引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如今,布鲁塞尔将举行第一次峰会。这不仅是一场总结大会,也是一次鼓舞人心的研讨会,旨在加强合作,讨论新项目的构想。

欧盟在2021年公布了 “全球门户”倡议与中国相抗衡。十年来,中国已经通过“一带一路”在向全球分配了约9000亿欧元的投资和基础设施项目。相较之下,欧盟希望在2027年前启动3000亿欧元投资,参与的国家数量也较少。欧盟只招募了不到60个伙伴国,中国则与151个国家有合作。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推广其合作模式时表示:“‘全球门户’是给各国提供一个选择,一个更好的选择。” 她指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者往往需要向其申请高额贷款,并由中国公司承包项目。

冯德莱恩在谈到中国模式时强调:“对于许多国家而言,投资机会不仅有限,而且伴随着许多附带条件和高昂代价。” 她表示,欧盟与伙伴国在平等的基础上以公平的条件展开合作。“朋友们,当你们更强大时,我们的抵抗能力也会更强大。所有人都从中受益。因此我们决定与你们更紧密合作。”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全球门户’是给各国提供一个选择,一个更好的选择。”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全球门户’是给各国提供一个选择,一个更好的选择。”图像来源: Johanna Geron/REUTERS

推动绿色转型

欧盟的经济和投资计划并不像中国那样重视交通和基础设施。来自北京的出资方扩建了交通路线、铁路线、港口和公路,这也是为了能更快地从中国装运集装箱货物。根据欧盟的声明,欧盟主要希望通过“全球门户”在能源、医疗和教育等领域推动环保、永续和绿色项目。

第一个大型项目是2022年在加纳、卢旺达、塞内加尔和南非建立疫苗生产基地。目前,全球共有90个大型“全球门户”企业,价值约为660亿欧元。尽管此次亲临峰会的政府首脑人数不多,但布鲁塞尔举行的峰会期间,与会各方还签署了其他协议。

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Sheikh Hasina)签署了利用欧盟资金发展该国可再生能源的协议。越南副总理陈红河承诺进行能源领域的绿色转型。通过签署更多协议,欧盟希望确保在非洲获得矿产和稀土。

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在峰会期间签署了可再生能源协议
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在峰会期间签署了可再生能源协议图像来源: JOHANNA GERON/REUTERS

私营企业参与其中

欧盟委员会和欧洲投资银行(EIB)负责审核伙伴国的项目申请,并在融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大部分必要投资来自欧洲私营公司。不同于一带一路,私营公司将更多地参与在欧盟“全球门户”中。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希望“动员领先企业的力量”,其秘诀在于“公私合作”。

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的德国机械工程公司基本上对“欧洲门户”表示欢迎并希望参与其中。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外贸部主任阿克曼(Ulrich Ackermann)呼吁进口落实这些项目。“在此过程中,欧盟应遵循其原则:以透明、永续发展为导向的项目招标、预先计算投资利润以及防止腐败的措施。最重要的是,应采用国际公认的技术标准。这将抵消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理应受到批评的弱点。”

欧盟倡议中的中国影响力?

香港《南华早报》曾在一篇关于“全球门户”的文中提到,中国可能通过参股欧洲公司,间接影响决策。自9月以来,“全球门户”中的一些大型企业一直在为欧盟提供建议,其中包括西门子、沃尔沃、阿尔斯通和马士基,这些企业本身在中国也有商业利益。而中国持有葡萄牙公用事业公司EDP或安特卫普港的大量股份,这两家公司也是咨询委员会成员。

参与全球门户项目的欧委会官员指出,欧盟的倡议并不具有排他性。其目的是摆脱与中国的生意风险而不是脱离中国。每个伙伴国都可以自由地同时参与“全球门户”和“一带一路”,如同塞尔维亚或孟加拉国等许多国家。

中国外长王毅上周在北京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会上表示,中方的“一带一路”是开放的平台,欢迎各方随时加入。“比如可以同欧盟提出的‘全球门户’计划对接,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建设基础设施。”

王毅还表示,“有人说彼此可以竞争,我们愿从正面角度看待这一说法。但竞争不应是相互抵消,而应是相互促进”。

欧洲债务与发展委员会(Eurodad)负责人萨尔达纳(Jean Saldanha)则批评欧洲的资助模式不太重视人权或善治等标准。“基本上,这可以归结为欧洲试图与中国竞争。” 萨尔达纳在经济峰会期间对德国之声表示:“我们只能在几年后才能看到这是否奏效。目前,两者(的标准)并无太大区别。”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