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

德语媒体:赢得太空竞赛 方能赢得体制竞赛

文山 摘编
2019年7月20日

《西南新闻报》认为,如今的西方依然需要阿波罗登月那样的超级工程,从而赢得与中国的新冷战。《南德意志报》则抨击西方科技企业搜集公民个人数据,认为这种行径堪比中国的全面监控制度。

https://p.dw.com/p/3MQ8o
China Mond-Rover Jadehase 2
中国的嫦娥4号,是人类首枚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航天器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XinHua/CNSA

(德国之声中文网) 乌尔姆出版的《西南新闻报》以"伟大的疯狂"为题,刊发社论指出,虽然半个世纪前的阿波罗登月工程耗资巨大,被斥为政治形象工程,目的只是为了与苏联较量;但是在西方与中国的体制竞赛即将拉开帷幕的今天,西方依旧需要这样的划时代之举。

"按照今天的价格来算,当年的阿波罗登月工程耗去了1500亿美元。这固然疯狂,但却是有意义的疯狂。载人登月成功,激发了一场巨大的科技狂欢,此后的苏联再也无法扭转科技落后的局面。"

"今天,我们是否能够重演肯尼迪开启的'太空竞赛'?估计很难。至少在民主体制下,大家缺乏魄力、也缺乏激动人心的能力,这导致阿波罗工程这样的壮举不再可能。宏大、充满雄心的政治目标,今天只会引发人们的狐疑,会被指责成'为了讨好部分选民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在这种氛围下,许多利益团体应运而生,他们认为自己的诉求遭到了侵害,因此要阻止这样的计划。在德国,越来越多的大工程就是这样趋于失败的,更不用说登月这样的远大目标了。"

"然而,社会、或者说国际社会,恰恰需要这样的远大目标,方才能够获得大家的认可。要是欧盟没能做到这一点,就必然会趋于失败。"

"在体制竞赛中,民主政体如今正愈发地处于守势。中国这样的威权体制,已经下令冲向未来。面对这一局面,西方、尤其是欧洲却仍然在犹豫不决。如果我们想继续存在,就必须证明我们的勇气,重新去摘星揽月。"

China - Die totale Überwachung
中国的监控体系依靠人工智能、面部识别等高科技图像来源: ORF

慕尼黑出版的《南德意志报》以"中国窃听者"为题,刊发评论指出,西方科技企业不断侵蚀用户隐私的行为,正在让西方社会也堕落为中国那般的全面监控型社会。

文章开篇先盘点了谷歌、亚马逊等众多欧美企业大肆搜集用户数据的行为,指出当今世界已经形成了一个"数据产业",海量的用户数据就是这个面向未来之产业的燃料。

"中国正在打造的社会征信体系,凭借摄像探头、人工智能为民众打分,分数将决定每个人的旅行自由、信贷额度、教育机会、职业前景。而在西方民众的数据被大肆搜集的情况下,对中国社会征信体系的愤慨,就纯粹是一种虚伪。不过,中国人是被政府强迫着进入全面的社会征信体系,西方用户则多少还有一点剩余自由。在中国,这一体系被大多数人接纳,而在欧美,仍然有那么一群人在反对科技巨头企业,他们的诉求甚至已经抵达了立法层面。"

"然而,西方与中国在这方面的相似性,依然让人震惊。即便在西方,个人数据也会被输入评分体系。比如,在美国的信贷体系中,一个在社交网络上对电吉他感兴趣的用户,就会获得较低的信用评级分数。究竟是哪个50年代的脑残设定了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参数?"

"还有一个区别:在中国,监控体系是公开宣告、咄咄逼人的。每个人都知道,不论是在街头还是在网上,人工智能处处监视。而在民主国家,全面监控却是悄悄的。正是这种状况,导致民主国家难以推行制约手段,因为这种手段被认为是紧急时方可采用的防御措施。当整个产业都仿佛间谍机构那般悄悄行事时,出台法律去制约他们就会极其困难。"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