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语媒体:梅首相的“走钢丝”之旅

雨涵(摘编)
2018年2月2日

《新苏黎世报》驻京记者把英国首相刚刚结束的访华之行比作“走钢丝”,在英国退欧和内政弱势的双重掣肘下,梅在北京只能扮演有求于人的角色。《日报》记者则对于中国停止进口“洋垃圾”之后,德国塑料垃圾去了哪里进行了一番调查。

https://p.dw.com/p/2s2DY
Peking Theresa May bei Xi Jinping
2月1日,梅在北京与习近平举行会谈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W. Hong

(德国之声中文网)英国首相梅周五结束了访华之旅,《新苏黎世报》(NZZ)驻京记者Matthias Müller评述认为,此次中国之行对于梅来说就像走钢丝一般艰难。题为《有求于北京》(Als Bittstellerin in Peking)的这篇文章在综述了英国首相此行的收获之后指出,尽管双方都毫不吝惜使用热情友好的词汇,但这并不能掩盖梅此次访华的艰难:

"虽然她在北京沿用了2015年10月习近平访英时使用的两国关系进入'黄金时代'的说法,但是在中国人眼里,伦敦的地位由于退欧而大打折扣。中国人希望有一个强大而值得信赖的欧盟,随着英国的退出,北京的这一期望破灭了。在中国,人们现在有不少疑问,比如说那些在英国开展金融业务的中国企业,还有那些把自己的欧洲总部设在英国的中国企业,未来如何进入欧盟市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自然就开始在欧盟内部重新寻觅合作伙伴。作者认为,由于德国因为政府组阁艰难而掣肘,所以不久前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访华可能具有某种指向性。而马克龙抢在了梅之前,成为中共召开十九大之后首位访华的欧洲国家领导人。

Peking Theresa May bei Xi Jinping
这茶品得并不轻松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D. Kitwood

与人气正旺的年轻总统相比,梅首相的处境就艰难得多。"除了英国退欧问题之外,作为一个可能乌纱帽朝不保夕的首相,她被中国人视为不具备行动能力的伙伴。梅和他的前任卡梅伦在政治上所表现出来的蛮横轻率都让北京大跌眼镜。卡梅伦把自己的政治命运和英国退欧公投绑在一起,结果满盘皆输。而梅指望通过提前选举强化自己的权力地位--结果反而被削弱。而延迟批准中国参股的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这一举动也使得这位女首相在北京那里大大失分。"

在这次访华期间,梅是有求于北京的。"她毫不隐讳地表示,希望在完成英国退欧进程之后,与北京就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进行谈判。此外,伦敦也对习近平的一带一路项目持开放态度。"

《新苏黎世报》记者在文章最后呼应了导语中提到的"走钢丝"--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英国首相面临左右平衡的难题。"她没有和北京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来正式表达英国对一带一路这个项目的许可,主要还是为了顾及华盛顿在这个问题上的批评立场。梅一方面要建立新联系,但另一方面又不能断了老关系,这是一项艰难的任务。"

中国不要,德国的垃圾去了哪?

年初的时候,不少德语媒体都关注了中国停止进口"洋垃圾"的决定,德国原本是向中国出口塑料垃圾和电子垃圾的大户,《日报》(taz)记者Heike Holdinghausen周五撰文分析,这些送不出去的垃圾都去了哪里。文章开头写道,德国的垃圾处理业现在成了"谜一样的存在",过去平均每年德国都向中国出口大约75万吨的塑料垃圾,自从年初以来,中国关闭了这扇大门之后,该行业所受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2017年初的时候,达到一定品质的塑料垃圾每吨还能卖到250至270欧元,而今年1月份,同样数量的垃圾只能卖20欧元。而其它品类的塑料垃圾价格则从原来的225欧元每吨降到了0欧元--也就是白送。"作者进行了一番调查:这些垃圾都去了哪里?

一个明确的答案是无法找到的。根据联邦统计署的数字,2017年出口到中国的乙烯制垃圾--其实就是塑料包装垃圾--共有4.7万吨。而这一总量是无法通过转为出口其它国家来消化的。马来西亚、土耳其和荷兰都有继续进口的潜力,但是作者认为,计算下来还应该有大量塑料垃圾无处可卖。

那也许这些塑料包装都被焚烧了?根据《日报》记者的采访调查,不管是垃圾焚烧发电厂,还是急需燃料的水泥制造业,都表示其焚烧塑料垃圾的总量没有出现剧烈的增长,或者说没有太多增长的空间。最后作者虽然也没有得出结论,但是却指出了一个方向:"还有一个灰色区域。……这些塑料垃圾可以用可回收原料来申报出口,比如运往波兰。……德国垃圾处理行业协会主席奥伯迈耶尔指出,有波兰媒体报道称发现德国货车在西丽西亚地区非法丢弃垃圾。"

垃圾成灾! 未来海洋中塑料或比鱼还多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