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

德语媒体:妄想左右逢源的欧洲咎由自取

2021年9月22日

德语报刊评论版周三继续关注被澳大利亚潜艇订单事件搅动的美、欧、中三角关系。《世界报》认为,欧洲人和中国人闷声大发财、拒绝坚定站在美国一边,因此遭到美国惩罚纯属活该。《时代周报》则感叹,中美两国都不再会容许欧洲左右逢源。

https://p.dw.com/p/40fKs
Frankreich U-Boot Shortfin Barracuda
法国的这款潜艇,原定要售于澳大利亚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DCNS Group

(德国之声中文网) 柏林出版的《世界报》以"潜艇订单是对默克尔中国政策行动的回应"为题,认为法国以及欧盟丢失澳大利亚潜艇订单纯属咎由自取,因为以德法两国为首的欧盟正在和美国的敌人中国大做生意。

"拜登不过是让德国以及欧洲照照镜子:假如他们在幼稚的愤怒眼泪中依旧还能看清东西的话,就会看到自己的虚伪。"

"潜艇订单事件是对默克尔的背叛之回应。德国总理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一道悄悄地完成了《欧中投资协议》的谈判。当时,拜登已经胜选、但是还没有正式上任美国总统一职。欧洲根本没有就协议的谈判咨询过美国政府,华盛顿不得不无助地看着协议达成,欧洲也由此传递出一个信号:不会跟随美国的强硬对华路线。"

"拜登对这个信号的解读是:欧洲人一方面想要超级大国美国提供军事保护,另一方面又想同时和美国的敌人做生意。在阿富汗问题上,以及在如今的潜艇问题上,拜登现在向欧洲人清楚地表示:美国不再容忍这种两面派外交。"

"可惜的是,欧洲人是否能够理解拜登的这个信号,依然存疑。欧洲的外交政策其实也体现了欧洲的民意。德国民众以及欧洲民众依然令人惊讶地认为,对华冲突纯粹是美国的麻烦。许多欧洲民众依然对独裁专制的中国和解放了欧洲的美国一视同仁。这是欧洲几十年以来的反美精神分裂症。拜登总统今后将会让欧洲人为这种伪善付出代价。"

Symbolbild Deutschland und chinesisch-amerikanische Rivalität
德国还能在中美间左右逢源吗?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C. Ohde/M. Cui

汉堡出版的《时代周报》以"地球继续转 欧洲当观众"为题,刊发评论指出,澳大利亚潜艇订单事件表明,欧洲人想在美中之间左右逢源的做法恐怕难以为继。

"拜登为什么要冒险去史无前例地得罪欧洲?因为他把对抗中国置于其他一切事务之上,因为他相信欧洲人至今没有明白这场与中国的对抗对整个西方到底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在从阿富汗撤军时,拜登就以此为由:这场持续了20年的战争削弱了美国及其盟友,并且分散了注意力;与此同时,中国则不断地变得强大。面对北京在印太地区的权力诉求、在南中国海的军事化举措、在台湾海峡发出的威胁,拜登想要用更强硬、更为军事化的手段来抵御。因此,他寄希望于他眼中最为可靠的盟友,包括澳大利亚和英国。至于法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则不在其列。"

文章接着指出,北京当局一方面担心澳大利亚获得核潜艇后对印太军事形势的影响,另一方面却也很欣喜地看到西方阵营内部因对华政策而争吵不休。

"然而,在这场跨大西洋的争吵中,欧洲人也有责任。2020年底,欧盟在德国的推动下违背拜登新政府的意愿,完成了《欧中投资协议》的谈判,徒劳地期望这份协议能够让欧洲企业在中国市场获得对等待遇。"

"欧洲、尤其是德国,希望兼得鱼与熊掌:盟友美国继续提供针对核大国俄罗斯、新兴超级大国的军事保护,美国海军继续在包括印度洋、太平洋在内的世界各大洋保护重要航道;只不过这一切都不能损害和中国的生意。因此,欧盟自己的印太政策依旧是'包容性'的,也就是包容中国。这听起来很理智,但是在美中激烈对抗的现实面前,这种盘算濒于破产。"

"从长远来看,在最重要盟友与最重要贸易伙伴的冲突中,欧洲几乎不可能灵巧地左右逢源。不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不会容许欧洲这么做。就在最近,中国人向德国人明确了这一点:正在驶向印太海域的德国海军'巴伐利亚号'护卫舰请求访问上海港,从而能够拉拢一下中国。但是中国回绝了访问请求。想让所有人都满意,很容易导致自己像个傻瓜----这在外交领域同样适用。"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1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