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以色列-哈马斯战争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默克尔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德中关系
德国和中国均为二十国集团成员国,并互为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与此同时,两国在人权法治等议题上存在分歧。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德籍华人被中方逼迫提供海外示威者信息
德国调查新闻媒体Correctiv报道称,一名拥有德国国籍的年轻华裔男子不久前在中国旅行时,遭到中国警方施压,迫使其提供对中国政府持批评态度的在德华人信息。目前,德国安全机关已经介入调查此事。
德语媒体:安全与繁荣 孰轻孰重?
美国财长耶伦即将访问中国,《新苏黎世报》呼吁美中双方减少对抗,加强合作,因为经济繁荣同样也是国家安全的一部分。《经济周刊》则刊登了德国联邦议会社民党团副主席的客席评论,也认为分歧颇多的德中双方需要保持对话。
专访:习近平的政策与全球化格格不入
德企高管伍德克前前后后在中国生活了约30年,曾亲手参与组建驻华德国商会以及欧盟商会。不久前,他刚刚卸任欧盟商会主席一职。在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伍德克表示,中国已经不再是邓小平时代的开放国度了。
德语媒体:脱钩?中国依然有求于德国
《法兰克福汇报》认为,鉴于中国在许多方面依然有求于德国,柏林在面对北京时不必太卑躬屈膝。《新苏黎世报》则注意到美国与印度加强合作,以抗衡共同的对手中国,但是这一利益共同体注定会因为缺乏共同价值观而难以长远深化。
中国幻想的破灭
中国对于德国和欧洲企业来说,仍然光彩依旧吗?习近平推行的经济路线的后果正在逐一显现出来。
智库: 德国在某些领域严重依赖于中国产品
据德国经济研究所本周发布的研究报告,德国在很多领域严重依赖于中国进口,其中包括一些原材料、化学原料和电子元件。该报告呼吁经济界尽快采取行动,减少这些领域的对华依赖性,否则“所谓的去风险就只是一句空话”。
德经济部猛砍对华投资担保 政府内分歧巨大
德国绿党主席出任经济部长以来,政府为德企在华投资提供的担保已经大幅削减。然而,同为执政党的社民党依然高度关注德中经济关系。《明镜周刊》从圈内人士处获悉,执政党在对华政策上的巨大分歧,导致新对华战略迟迟不能出炉。
德语媒体:不恰当的礼遇
中国总理李强此次访问柏林,德方接待规格之高异乎寻常:总统接见、总理设宴,检阅三军仪仗队、会晤工商界精英,特别是德中政府磋商后两国总理共同出席、却不准记者提问的新闻发布会...
专访:脱离风险?关键要看如何定义
德中关系正在经历怎样的转型?德国通信网络中的华为设备是否会被彻底拆除?以脱离风险为主旨的对华政策又会遇到怎样的难处?德国之声专访了马歇尔基金会的中国问题专家巴尔金。
德语媒体:让我们继续做朋友吧
就德中政府举行磋商议题,《时代在线》注意到无论政界还是经济界,都希望去风险,而不是同中国经济脱钩;《焦点在线》则认为,习近平的自给自足战略已在落实当中。
巴伐利亚“国王”会见中国总理
巴伐利亚的军乐队穿绿衣、著短裤、戴绿帽,热情欢迎来自远方的客人。和中国脱鈎?“国王”说绝不可行。
德语媒体:柏林铺开红地毯
本周一,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是国际舆论聚焦的话题。而同一天在柏林举行的德中政府最高层的一场对话,则得到了德国媒体的关注。
德中政府磋商:不能提问的总理新闻发布会
在德中政府磋商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德国总理肖尔茨和中国总理李强均强调了德中两国开展合作和对话的重要性。肖尔茨总理呼吁中国发挥对俄罗斯的影响力,尽快结束俄乌战争。
难度高、悬念大:德中政府磋商全面开启
第七届德中政府磋商今天在柏林全面展开,两国总理及20多名部长级官员参加磋商。这是2018年之后,德中两国间首次面对面的政府磋商。
德语媒体:恢复对话总是件好事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到访北京,这是五年以来,访问北京的最高级别美国官员。中国总理李强访问柏林,并开启第七届德中政府磋商。种种迹象显示,中国和西方的对话渠道正在逐步恢复。
德中政府磋商在即 如何重新定位对华关系
德国正在重新思考定位同中国的关系。有专家指出,德国目前面临艰难的经济形势,因此并不想同中国对峙。
德国对华政策:在自我反思和不信任之间
第七轮德中政府磋商本周在柏林召开,这也是五年以来该会议机制首次在线下举行。而到访的中国总理李强将会面对一个与默克尔时代截然不同的德国政府对华政策。
中国总理李强到访柏林 德中政府磋商周二开启
中国总理李强开始了他对柏林为期数天的访问行程,并将出席德中第七届政府磋商。这是李强今年三月出任中国政府总理后首次出访。
德国与中国:压力山大的伙伴关系
曾几何时,德中政府磋商是两国关系特别密切的表现。现如今,人们谈论的则更多是体制竞争,而非伙伴关系。对于即将到来的政府磋商,德中问题专家们给出了分析与解读。
德经济部:对华出口担保政策持续开放
有消息曾称德国政府可能会收紧提供给企业的出口信用担保、严审查投资担保以降低与中国做生意的吸引力,不过德国经济部表示,目前“对中国的出口担保政策是开放的”。
德语媒体:切莫做在美中之间中立的白日梦
《商报》刊登客席评论,呼吁欧盟切勿应中方让步而批准《欧中投资协议》,否则就有破坏西方同盟、挑衅美国之嫌。《每日镜报》则批评德国政府依然在幻想能对华“不脱钩”而只“脱险”。
比亚迪欲在德国市场加速扩张
中国汽车厂商比亚迪已经在本土市场将德国大众挤下了销量第一的宝座。现在,这家主打电动汽车的厂商计划在德国市场占据更大份额。其他中国车企近期也纷纷加大了在欧洲市场耕耘的力度。
德语媒体:德国出台国安战略 对华关系定位语焉不详
酝酿已久的“德国国家安全战略”终于出台了。俄乌战争的大背景下,俄罗斯在这份文件中占据重要角色,当然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但国家安全战略如何定义中国也同样引起关注。
中国总理李强即将出访德法两国
中国外交部宣布,国务院总理李强将在6月18日至6月23日分别对德国与法国进行正式访问。按计划,他将在柏林参加中德政府磋商,并且在巴黎出席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
德语媒体:中国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曾有过增幅4.5%的良好表现,然而好景不长,进入第二季度以来,经济疲软的迹象越来越多。这一局面不仅令中国政府感到头疼,对德国来说,也是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
德语媒体:多重危机
《新奥斯纳布吕克报》认为,鉴于德中关系正受到多重危机的影响,德方更应该保持双边对话管道的畅通。奥地利《标准报》在刊登金融大鳄索罗斯的客席评论,认为随着俄罗斯在战场上节节失利,紧绷的美中关系有望出现缓和。
德国国安战略:千呼万唤不出来
德国联邦政府酝酿许久的新对华战略迟迟不出炉,一大原因就是作为其基础的德国国家安全战略至今难产。执政三党围绕这两份文件有着巨大的分歧。现在,有消息称,至少国家安全战略有望在6月14日公布。
德语媒体:欧洲不应介入中美冲突
一段时间以来,中美关系变得越来越具有火药味:两国军机和军舰连续发生两起"险些"相撞事件后,中国国防部长又拒绝了美国防长奥斯汀开展对话的邀请。
调查:结束“清零”后德企对华投资未见起色
周四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放弃严格的“清零”政策之后,德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并没有出现反弹。经济复苏迟缓和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都对中国商业前景构成了压力。
德国社民党主席与李强、王沪宁会晤
访问中国的德国社民党主席克林拜尔6月6日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举行了会晤。据德新社报道,与王沪宁的会晤“远远超出预定时长”。克林拜尔6月7日在社媒上表示,“中国是欧洲的一个重要伙伴”。
德语媒体:中国是否会摧毁德国工业?
《商报》担忧,中国凭借廉价大生产优势,将会威胁到德国产业的根基,德国政界必须尽快采取行动避免去工业化。《新苏黎世报》则刊发客席评论,指出尽管专制中国屡次打击民主运动,但是人类的自由的渴求永远不会被扼杀。
德语媒体:供应链法让欧企将市场让与中国
《商报》刊发评论指出,中国经济疲软也将让依赖对华出口的德国企业蒙受损失。《法兰克福汇报》则担心,旨在让欧洲企业为境外供应链承担社会与环境责任的欧盟供应链法案,很可能会导致欧洲人将市场拱手让给努力拓展经济影响力的中国。
德国总理顾问访华:北京宣传,柏林沉默
德国总理肖尔茨的外交和安全政策顾问普吕特纳本周访问北京,会见王毅、秦刚等中国外事高官,中国媒体予以高调报道。但有关他中国之行的消息,在德国媒体乃至政府官方发布中都未见只字。
德语媒体:“去风险”本身就会造成风险
《商报》的一篇客座评论警告,北京正在努力让欧中相互依赖变成欧洲单方面依赖中国。《明镜周刊》则指出,在对华政策中“去风险”本身就会造成不小的风险,但总归比“脱钩”要好。
路透社: 德中政府磋商前 柏林无法出台对华战略
6月20日即将在柏林举行的德中政府磋商前,德国政府将无法完成对华战略的制定。这是路透社引述多个政府消息源报道的。原因是正在制定的国家安全战略再次推迟,而这是对华战略的基础。
德国情报机构:普京权力未现削弱之势
德国联邦情报局局长指出,乌克兰战争持续15个月之后,尽管俄军在战斗力方面暴露了一些令人吃惊的弱点,但是普京政权体系仍然没有出现明显的裂痕,俄罗斯仍具备长线作战能力。在谈到中国时他强调,对华关系“去风险化”无法一蹴而就,彻底脱钩不可取。
德语媒体:对华政策 - 强硬但不应傲慢
本周末,西方七国首脑会晤将在日本举行,一般认为,台海局势以及中国的亲俄立场也将是本次会晤中的重要议题。这一点,今年四月的七国集团外长会议闭会声明中就已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德语媒体:还有多少杨茂东?
《新苏黎世报》记者从广州发来报道,维权律师郭飞雄(本名杨茂东)周四在那里庭审并宣判。前往法庭的西方外交官被禁止旁听。《世界报》关注德国三个联合执政党的对华战略意见分歧。
军港不宜太亲密?基尔与青岛友好城市计划引争议
德国许多城市都与中国城市有友好城市关系。港口城市基尔和青岛有可能成为下一对,但在德国与中国关系降温、安全防范意识上升的背景下,有关计划在当地遭到来自各界的反对和阻力。5月11日基尔市议会全体大会将讨论是否成立专家小组审核与青岛建友好城市。
德语媒体:外交还是对抗?
《世界报》主编发表评论,认为德国外长贝尔博克面对中国时的明确言辞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新苏黎世报》认为,中国对德国实施双重战略。《焦点周刊》写道,德国财长所在自民党应该是做对了。
德外长会秦刚:中国中立等于支持俄罗斯
德国外交部长贝尔博克9日会晤来访的中国外长秦刚,两人谈及乌克兰危机与台湾问题。双方都说了什么?
德语媒体:来自北京的外交挑衅
中国政府以"日程安排"为由,临时取消了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的访华计划。而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却突然到访柏林。当前德中关系的错综复杂由此可见一斑。
德国财长遭遇中国“闭门羹”
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将无法按原定计划与本周三前往北京,中国政府临时取消了他的访华行程。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则临时宣布到访柏林。
德语媒体:德国财长访华为何被取消?
中国外长秦刚访德之际,德国财长林德纳前往北京与中国财长的会晤却被临时取消。《法兰克福汇报》推测其中的原因。《新苏黎世报》关注中国派往乌克兰的特使李辉是谁。
电池的"副作用"?宁德时代在德投资受审视
一段时间以来,德国经济对中国有多依赖,在德国引起热议。在图林根州,这个话题也引起关注。世界最大的锂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在那里有大笔投资。
德语媒体:普莱希特批评德国外长究竟对不对?
围绕德国哲学家、畅销书作家普莱希特批评德国外长贝尔博克对华政策的风波还在继续:德国电视二台在其网页发表了该电视台前驻京记者的分析评论,从五个方面指出普莱希特言论的偏颇之处。
德国在哪方面依赖中国?脱钩是否可行?
德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检视。德新社指出,德国经济早已不是在所有领域都受制于中国。专家们对长期脱钩保持从容镇静的态度。
德芯片化学品对华出口管控?柏林: 目前没有计划
据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称,德国政府内部对于有关向中国实施芯片化学制品出口管控目前有初级阶段的讨论。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周四与德方举行会谈时,对“德方有关出口限制措施表达关切”。德国政府周五做出回应,表示德国总理府目前没有相关计划。
美国监听柏林?疑似情报涉中德国防磋商
两家德国媒体看到一份他们评估为真实的美国秘密文件,其中讲述了今年2月中国国防部代表团对柏林访问一事。该文件称,柏林拒绝了更进一步的军事合作,因需要北京有更大的透明度。
德哲学家:“让这个女人做外长简直是场意外事故”
在德国电视二台的一款播客节目中,主持人兰茨和哲学家普雷希特讨论了德国的对华政策。节目中,普雷希特对德国现任外长贝尔博克充满贬损的措辞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前一页面
第4 页,共27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