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建立欧盟式的东亚共同体困难重重

2005年12月15日

星期三,第一届东亚峰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这次会议是否如乐观主义者所说,吹响了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号角,开辟了东亚新纪元?法兰克福评论报发表文章认为:

https://p.dw.com/p/7d5b
俄罗斯也想加入东亚共同体,但未能如愿,不过峰会为普京提供了发言机会图像来源: AP

“来到吉隆坡的是互相争斗的公鸡,但它们谁也少不了谁,因为亚洲的贸易有一半在亚洲人之间进行。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包括纪念受到判决战犯在内的靖国神社,使二战中受到日本进攻的邻国恼火不已,中国总理温家宝因而拒绝与小泉在峰会期间会晤。这些情况虽然起到了干扰作用,但是同时中日两国都注意把双边紧张关系保持在可以承受的水平。对于亚洲经济最强的国家日本来说,最大的贸易伙伴已不再是美国,而是中国。

为了防止中国成为亚洲的主宰力量,日本努力促成邀请印度参加峰会。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说,中国和印度的影响力将‘辐射到东南亚’,‘这将为该地区带来富足,但也可能意味着权力斗争’。峰会的赢家当然是东盟,东盟需要这样的会议,它的十个成员国在组建一个越来越紧密的共同体。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懂得,它们必须作为整体登台、与地区的巨人亲热,才不会受到冷淡。这样,东盟的轻量级成员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也就也可以进入这个东南亚的俱乐部。”

南德意志报认为,虽然东亚峰会提出了共同监理金融市场、防止再次发生金融危机的建议,但是对经济合作应该走多远,看法很不一致。这是因为:

“印度迫切要求建立泛亚经济共同体,希望以此推动它的电脑工业出口,而中国则不愿意印度分割自己在该地区的经济影响。柏林科学与政治基金会的亚洲问题专家希尔佩特对这16个国家能否很快联合起来表示怀疑。他说:一些国家内部有人强烈反对建立自由贸易区。日本和韩国的农业说客担心廉价进口农产品的竞争。中国正在与计划经济留下的包袱做斗争,衰败的国营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难以存活下去。其实,东亚地区本来没有人愿意建立一个有约束力的机构,亚洲国家在寻找‘软性的合作方式’。

美国以敏锐警惕的眼光注视着这次峰会。‘经济学人’杂志写道,‘由于美国政治家没有受到邀请,中国毫无疑问成了明星,美国有了被排除在外的感觉。’国际和平基金会会长裴民信说,美国把精力集中于反恐战争,忽视亚洲,把亚洲转让给了中国。对中国持有疑虑的美国人担心北京会建立一个力量集团、挑战美国。

希尔佩特认为这不可能。他说,北京知道,自己还太弱小,无法公开与美国对抗,只能后退。世界大国苏联当年崩溃于与美国的对抗之中,这给中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