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总裁“给北京叩头”
2013年3月21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因变速箱问题,大众汽车(中国)周三(3月20日)宣布召回38.4万辆汽车。鉴于中国已成为大众最大市场,这一召回事件引起德语媒体广泛关注。《时代》周刊发文强调,大众总裁文德恩的妥协具有象征性意义,整个德国汽车业亦应从此事件中吸取某种教训:
“文德恩(MartinWinterkorn)在中国也算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两周前,他还在《时代》周刊上强调,他同该国的权势人物有良好的人脉关系。然而,数天前的一个事件却显示出,只要中国人愿意,即使是大众也得服软。在中央电视台一个有大量观众的消费者保护节目中,包括大众和斯科达在内的多家企业的产品受到指摘。原因是中国工厂生产的变速器,大众工程师们一直为能研发出这种俗称的双变速器而颇感自豪。可惜,这一变速器在中国并未能展示出人们对德国产品所期待的那种优异性能。……
“问题在2011年就已被注意到了,而且也成为当时的大众(中国)负责人被解职的原因之一。这家德国康采恩向不满意的客户们提出,谁只要愿意,都可以要求改进,并延长了保质期。不过,中国的消费者保护机构并不满意。它们通过电视台,要求大众和斯科达召回全部装配了这一变速器的车辆,并予以改进。大众立即做出反映,还在当天,这家康采恩及其合作伙伴便宣布召回汽车。这是给官方的消费者保护机构的叩头行为,由此,也是给北京叩的一个响头。
“这样的当众受辱会让完美主义者文德恩疼痛不已。召回行动再清楚不过地表明,只要中国领导层愿意,即使是不可一世的德国汽车大亨们也得服软。而这一点不仅适用于文德恩。
“他的同事们—宝马的总裁赖特霍费尔(Norbert Reithofer)和戴姆勒总裁蔡澈(Dieter Zetsche)也仰赖于中国人的好意。他们在各自的雄心勃勃的增长计划中无一例外把宝押在了中国市场上。由此看来,在保持中国热的同时,习惯于成功的德国汽车产业的经理们需注意,不要太让自己受制于这个市场。”
美中能源开发竞争
3月21日一期的《商报》发表一篇评论,关注美中能源开发前景。作者确信,在原油/页岩气开采中使用的先进的水力压裂工艺(Fracking)并不能使美国在同中国的能源开发竞争中占居优势:
“需要考虑的还有其它因素。这些因素使得美中之间的竞赛将继续保持胜负难决的局面。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将因美国出现新的经济转机而得到比美国更大的好处。美国则有机会摆脱中国的债务裹胁。……无论各种单项因素如何相互套叠,都谈不上中美竞争中已然出现‘游戏置换’。美国总统奥巴马本人对此也已心知肚明。去年,他在国情咨文中宣称,美国的天然气将足够100年之用,至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之末,将创造出60万个新就业位子。对他的第二任期来说,这本该是最大议题,是这个每分钟债务增加约130万美元的国家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高呼‘是的,我们能够’的关键所在。然而,奥巴马现在没能从口袋里掏出这把通往美国福祉的钥匙。还在成为现实前,梦就萎缩了。是的,我们能够,—但问题是,其他人也能够。”
摘编:凝炼
责编:叶宣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