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用“气氛友好“形容
2013年5月17日(德国之声中文网)为期两天的中德人权对话在中国西北宁夏回族自治区举行,德国政府人权事务专员马库斯·勒宁(Markus Löning)描述说,对话围绕实际问题展开。他告诉北京的媒体记者,人权对话的气氛从来都不能用"十分友好"来形容。勒宁谈及中国缺乏司法独立、死刑及有争议的劳教问题。他这样说道:
"我们再次表达了我们的基本立场。我们认为,每个被捕的公民都有获得法律支持和经由司法程序审判的权利。"
德方呼吁关注中国基督徒、藏人、穆斯林的宗教自由状况,以及法轮功支持者的自由权利。与此同时,勒宁也谈及如何改善记者工作条件的议题,尤其是一些针对记者的严重侵犯人权的具体案例。不过,勒宁也表示,相比过去,中方显得更合作了。他说:
"人们注意到,中方试图对所有存在争议的议题作出回应。"
然而勒宁也承认,中国政府代表经常会说一些官方的套话。本次人权对话,德国代表团走访了宁夏一个清真寺,一所少数民族学校和一个拘留所。
与此同时,勒宁对欧盟外交事务高级代表阿什顿提出了尖锐批评。她在今年四月访问北京时并未公开谈及人权议题。勒宁表示他对此感到十分气愤:
"人权应该是欧盟和中方会谈的主要议题,我认为重要的是,我们首先自己必须明确,人权是欧盟的核心价值。同样重要的是,欧盟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作为5亿欧洲人的代表,我们要不断向外界阐述我们的价值观。"
中国民权活动家和人权人士批评并怀疑,由于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德人权对话已沦为一种不得不完成的"义务"。勒宁反驳了这一指责,
"人们不能说,双方的贸易越来越多,人权议题就该越来越少。我认为,一个真正的平衡应该是贸易往来增加的同时,也应增加对政治议题的关注,即使是非常敏感的议题。"
德国是目前主要欧盟国家中唯一一个保持与中国进行双边人权对话的国家。去年英国首相卡梅伦会晤达赖喇嘛的举动,激怒了中方政府。自此中英人权对话也被搁置。
作者:ARD 编译:严严
责编:任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