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有望破冰
2013年3月29日(德国之声中文网)中日关系近期有回暖迹象,破解中日困局的重要信号,就是中国"密使"即将访日。据日本媒体报道,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李小林将于3月底访日,与前首相福田康夫等会谈。
李小林是已故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之女,与习近平从小相识,预计会为他传话,此行,可以理解为探寻改善中日关系的突破口。
李小林作为"密使"传话之前,熟悉日本事务的"知日派"外交官王毅升任外交部长一职,以他在日本的人脉和对日本的了解,有助于中日紧张局势的缓解。
一个巴掌拍不响。在中国采取动作的同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释放善意。28日的众院预算委员会议上,安倍对举行中日首脑会谈表示了期待。他说:"充分沟通有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此前,他还说,"我们想对中国说,日本的对话之门一直是敞开着的。"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身边人士还透露,安倍初步决定春季例行大祭期间不参拜靖国神社,这也是向中方释放的一个积极信号。
安倍与中国高官并不陌生。2006年初步当选日本首相半个月后,安倍晋三就选择了访问中国。那次被称为"破冰之旅"的访问,我全程跟踪报道,并和安倍有过面对面的接触。他说话语速不快,面对太多的中日记者,并不像小泉纯一郎那样自信满满,甚至还略有点羞涩。
如今,安倍再度掌舵日本,而中国新领导人也开始了外交布局,恰是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的契机。中日合则两利,斗则两伤,这一点中日高层都能看得到,也看得清清楚楚。
经济需求能否抵挡民族主义
安倍上台,面临两件大事,第一是提振日本经济,第二是修复民主党留下的外交烂摊子。这两件事,都和中国息息相关。
经济增长,离不开投资、出口、消费者三驾马车。日本可以投资刺激,但随着高龄化、少子化,日本的消费难以提振,因此,增加出口才是日本经济振兴的真正利器。
增加出口,离不开中国这个新兴大市场。日本舆论认为,日本经济走向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日交恶使日本经济受到重创,日本引以为傲的制造业受到影响,汽车、电子等产品对华出口大幅下滑。安倍内阁要使日本经济摆脱困境,改善对华关系十分重要。
对于中国而言,新政的重要基础便是维持经济的增长,这需要日本的资金;环保、新能源领域,也需要日本的技术。我和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企业人士接触得知,由于担心中日就钓鱼岛开战,诸多合作项目停滞。
问题的关键在于,经济利益能否抵挡民族主义?中日因钓鱼岛产生的争端,在两国民族主义者的压力下,双方政府都难以退让,甚至有擦枪走火的危险。但爆发战争的风险其实很小,因为当下的世界潮流,不是靠战争解决纠纷的时代;因为当下的中国和日本,谁都不希望运用这个最下下策的解决方案。
只要有这个基本共识,那就有缓和的机会。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也是如此。中日关系在最低潮处,必然迎来反弹,这是趋势,双方领导人要做的,就是善用机会,或者创造机会,抓住这个趋势。
中日双方共同的难题在于,两国都出现了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对对方的厌恶程度有增无减。中日双方面临的症结在于,能否用经济利益的锁链,挡住滚滚的民族主义洪流。
中国尚可以开动宣传机器,重拾中日友好那些说法;而日本的安倍政权却要面对媒体的诘责,稍一示弱,便会被当作把柄,严加指责。
然而,政治家是讲究实际的,都不会因小失大。短期内中日关系可以走出低谷;然而,长远看,中日关系的走势难以让人乐观。
长远看中日关系不乐观
首先,中日的战略竞争态势没有变。亚洲长期以来是中国为主导的朝贡体系,中国独大;近代以来,日本脱亚入欧,实现富国强兵,称霸亚洲,开始给亚洲带来灾难。如今,中日两强并立,双方谁都不太适应。这个态势,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对此,中国人过于乐观,认为日本在衰退;日本人又过于悲观,过高估计了自身的衰退和中国的成长。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极容易导致错误的认知和战略上的误判。因此,磕磕绊绊甚至擦枪走火,都并非不可能。
其次,日本的战略基石是日美同盟,而美国的策略则是重返亚洲,日本始终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棋子。这个基本态势不变,中日关系就不会迎来根本的好转。
第三,日本国内整体右倾,随着经济的下滑,民族主义抬头,这迫使日本政坛整体向右转。修宪,便是明证。安倍晋三一直主张修改宪法第九条,并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2012年12月17日,日本共同社公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在选举前进行的一次调查问卷中,454名新当选的众议员中有343人赞成修改宪法第九条,比例为75.6%,超过了全体480名议员的2/3,达到了提案修宪的条件。
修改教科书又是一例。《读卖新闻》报道说,根据文部省公布的高中二三年级学生明年春季开始使用的教科书的审定结果,将钓鱼岛及竹岛(韩国称独岛)内容写进教科书的比例大大提高。目前,日本的"地理和公民"科目教科书中大约70%写有钓鱼岛问题,审定之后比例提高到89%。将日本与俄罗斯之间的南千岛群岛领土纷争写入教科书的比例从原来的93%增加到96%。
第四,中日相互不信任增加。日本,曾经给亚洲带来深重灾难,一旦废除和平宪法的关键条款,会向何处去,令人担心。而中国在崛起后,会做什么,也令外界担心。消除这种疑虑的方法,在中国国内,需要启蒙,需要建设人人富足的公民社会;而在两国之间,则需要保持高层领导、企业家、文化界人士的密切沟通,以及国民之间,尤其是青年人的交流。所幸,中日之间,这方面基础良好,只要继续强化,就算中日关系不能做到完美,也至少可以保持和平、理性的交往。
作者:王冲(公共外交与国际关系智库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责编:达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