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角度看能源安全

潇阳2007年8月29日

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出版“全球化对话”系列文献,在“全球能源安全”专题中收入中国青年学者许勤华的报告,从中国的角度看待能源安全的原则、目标与政策。

https://p.dw.com/p/BZNL
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建的输油站图像来源: AP

今年上半年德国作为轮值主席国主持的海利根达姆G8峰会的一个重要成果,便是发达工业国家与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南非五个所谓峰会扩大对象国(Outreach countires)达成共识,今后在富有挑战性的全球共同问题上建立高级别对话机制。特别是在全球能源问题上,2006年的八国集团峰会就发表了“圣彼得堡宣言”,为解决全球能源安全问题提出了基本原则和目标。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出版“全球能源安全”专题文献的目的是伴随这一对话机制,为问题提供多方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许勤华女士的“中国的能源外交及其对全球安全的意义”阐述的便是中国(官方)对能源安全问题的认识和考虑。

许文(原文为英文)描述了中国能源领域的发展和面临的关键问题,勾画了所谓的中国“能源外交”的主要思路,分析了国际能源权力机制的现状和弊端以及中国对其持有的立场,特别强调了可持续性能源发展对中国的重要性。文章认为,“圣彼得堡宣言”提倡建立一个开放、透明、平等、稳定、有效率和有市场竞争的全球能源安全机制,它也是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合作性的有关能源政策的法律与规范框架的基础。

文章用具体统计数据分析了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能源需求与能源政策的发展,其中有三个年份极具象征意义,那便是:1993年中国首次从原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2003年,中国石油消耗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2005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国,也是在这一年,中国原油进口依赖比例达到了44%。

许勤华认为,鉴于石油作为战略资源的重要性,世界各大产油区成为各种政治势力争夺的焦点,并预测今后各国出于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对石油资源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和残酷,中国将面临越来大的能源压力。同样是基于这一认识,中国政府的能源战略便是摆脱对单一石油来源和单一输油管道的依赖,能源外交因此也成为中国总体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部分。她指出,中国大型能源企业被政府鼓励积极参与带有外交意义的国际活动,用意十分明显。

作者归纳了2006年中国出台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制定的能源发展政策,指出维护能源供给的充足和稳定、保障能源运输的安全、加速发展能源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绿色的能源政策是中国未来能源外交的主要任务。在实践中,中国希望开发国际能源关系的“多样性发展”,即在不同方向用采取多种形式和在不同领域建立国际能源合作关系,例如中国在中亚地区的能源外交就具有代表性。作者还举例说,即使是像对待印度这样的潜在的能源资源竞争对手,中国采取的也是合作性的开发策略,印度希望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的用意也在于寻找在中亚合作开发石油资源的机会。

在分析国际能源权力机制时,作者认为目前的国际能源机构都把持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工业国家手中,发展中国家只能被动接受发达国家制定的能源游戏规则,跨国石油公司控制了世界大部分石油与天然气资源,这是不合理的和不公平的。这就导致了新兴国家为了避免用高价购买“二手”的能源,不得不到政治不稳定的地区开拓能源来源。作者在此虽然没有提到苏丹,但是显然,这一论点有助于昭示中国为什么不顾西方的道德压力,在发生达富尔种族屠杀行的苏丹展开积极的能源外交活动。

中国希望有什么样的国际能源新秩序?作者引用一位外交部官员的话进行了表述:“中国支持为全球能源安全创造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的努力,提倡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主张发展互惠的和双赢的国际能源合作,这也是中国对外能源政策的基础。”

另外,作者还不惜笔墨重点强调了能源发展和生态安全对中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强调能源供应与技术进步具有同样的战略意义,因为这是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因此,中国能源外交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与发达国家合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洁净和开再生能源的利用,为减缓气候变化达成国际共识而努力。作者说,能源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虽然二者在目标上有冲突。

总的来说,许文更像是中国官方立场的英文表述,而不是一篇梳理中国能源外交的内涵和在国际背景下为其定位的学术文献。例如,文章多处用“我们应该如何如何”这样的字眼,表露出作者与官方立场的一致,而不是从一个中立的研究者的角度来阐述问题。在文章总结部分,作者说:“我们注意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的新能源安全概念是指导中国制定能源外交政策的理论原则,它几乎完全符合圣彼得堡行动计划。”从这一观点可以看出,作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立场与本来是属于研究对象的立场不加区分,从而降低了这篇文章在学术上的价值。不过,对于非中国读者来说,这是一篇了解中国官方能源立场的不错读物。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