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的“政治雾霾”何时散?

2014年2月20日

CNN电视台在最新一期的中国系列节目中,关注了言论审查制度下中国媒体的困境。知名媒体人罗昌平指出,中国最严重的不是大气的雾霾,而是“政治雾霾”。

https://p.dw.com/p/1BCGN
图像来源: STR/AFP/Getty Images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严格的媒体审查制度使当地及驻华记者面临严峻挑战。根据"记者无疆界"最新公布的新闻自由排行榜,中国在180个国家中名列第175,较去年后退了一位。外国驻华媒体处境艰难,试图揭露真相或报道敏感话题可能遭到警告或被迫离境。不久前,报道中共高层人士家族财富的彭博新闻社和《纽约时报》记者便遭遇签证被拒签或拖延的困境。另一方面,中国本地记者及其家属则经常遭到骚扰及威胁。

知名调查记者王克勤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表示,过去三年是调查记者最艰难的时光,包括他本人在内的许多记者被迫放弃调查工作。 "我们最大的困境是新闻管制。" 他指出,中国有许多优秀记者想揭露社会的黑暗面,但最重要的是要"敢于为报道做出牺牲"。

曾实名举报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的知名媒体人罗昌平则表示,中国最严重的不是大气的雾霾,而是"政治雾霾"。

对媒体的骚扰

CNN国际台(CNN International)二月在中国系列节目《On China》中关注了媒体在中国的困境,主持人在节目中与在华记者和学者们就中国记者所面对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进行讨论。

Videostill CNN Sendung On China EINSCHRÄNKUNG
CNN电视台在中国系列节目中探讨在华媒体困境,由左而右分别为媒体人付毕德(Peter Ford)、韩村乐(Charles Hutzler)和陈婉莹图像来源: CNN International

从事中国议题报道逾20年的《华尔街日报》记者韩村乐(Charles Hutzler) 在谈到在华媒体现况时表示:"近年的状况越发糟糕。特别是在农村和小镇上,如果你的题材是地方官员不愿被曝光的内容,他们会采取的手段可不只是推赶,而是会抢走并没收相机,有时候甚至把器材砸碎。"

除了肢体上的冲突外,外国记者在中国还必须面对的是与政府之间的"签证战"。韩村乐表示,近几年外国记者被拒签或拖延签证的情形越发普遍,特别是报道敏感议题的记者经常遭遇此类问题。

驻华外国记者协会会长付毕德(Peter Ford)以《纽约时报》和彭博新闻社为例称,这些新闻机构因为报道敏感议题而遭到间接威胁,必须等到最后一刻才能获得签证。中国政府在要求媒体客观、公正进行报道的同时,却竭尽所能地封杀或驳斥动摇政治平衡的报道。

付毕德称:"在缺乏官方解释的情况下,人们理所当然会怀疑,这是对于报道内容的报复行为。"

香港大学新闻学教授陈婉莹认为,拒绝签证的做法对于外国记者确实能起着警示作用,但中国本地的记者的处境则更恶劣,他们可能遭到逮捕或失去工作。韩村乐也表示:"外国记者虽然有时容易受到攻击,但是我们最需要保护的是信息提供者,还有我们的中国同事,因为与外国记者不同,他们无法远走高飞。"

科技加速信息传播

在被问及中国审查制度是否会影响报道内容时,韩村乐回应道:"我不认识任何一个不追求重大新闻的媒体或记者,我们的目标都是尽力写出最好的报道。而在报道中国及揭露其中错综复杂的现象时,中国政府让(新闻)工作更困难。我们经常要加倍努力才能弥补政府提供信息不足的问题。"

付毕德也指出,在中国,即使只是想获得政府的官方回应也极其困难。韩村乐强调,中国政府透露的信息越全面,记者便能更顺利地完成报道,使国际社会更能清楚了解中方立场。

China Internet Sina Weibo auf Handy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任何人都能通过社交媒体传递信息图像来源: Reuters

尽管中国政府不断延伸媒体审查的触手,但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彻底阻挡信息的传播已非易事。韩村乐指出,智能手机的普及意味着许多人都能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交流,利用微博等平台快速传递信息。"中国政府努力想要凌驾于这些科技之上,但我认为趋势已经成型。他们正在失去对言论的控制。"

陈婉莹也指出,在开放市场的同时,中国政府已无法继续封锁信息。"中国越来越开放并且融入市场经济,人们能获得的信息也随之增加。当企业在纽约或香港上市时,其资料自然会被公开。"

作者:张筠青

责编: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