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企业逐渐踏上国际扩张之路

洪沙2007年12月21日

本月19日,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斥资约50亿美元入股美国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获得9.9%的股权,并以此成为该行第二大股东。渣打银行上海分行首席经济分析师Stephen Green在写给顾客的报告中称:“中国购买石油!购买韩国股票!购买福特!您等待着这些消息在未来的几个月见诸报端吧!”事实上中国企业并不是刚刚踏上西进征途,在很多行业领域,早已是“购物细无声”。德国之声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德国Klein & Coll收购并购咨询公司股东凯勒先生。

https://p.dw.com/p/CexL
买!图像来源: AP

在德国,中国企业早在2003年就开始收购并购德国企业。当年同中国方面签署收购并购合同的德国企业总共5家。这一数字时隔4年增长了10倍有余。据德国Klein & Coll收购并购咨询公司的估测,今年全年同中国企业完成收购并购签约合同的德国企业数量可能会达到60家。2003年至今中国企业以各种方式成功收购并购总共约350家德国企业。

Klein & Coll公司股东凯勒(Michael Keller)介绍说,这些来自中国的公司企业中97%都属于私人性质,只有3%具有国家背景。“中国企业特别是对德国机械制造,技术以及纺织产业感兴趣,他们收购的兴趣点也正是这些产业领域。” 凯勒说。

同三、四年前相比,如今的中国买家变得更专业了。这是凯勒对中国企业的评价。“三年前给德国企业找到中国买家还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凯勒说,“现在中国人越来越国际化。他们热衷于参加大型国际博览会,周游世界,他们已经很清楚外国究竟是什么样。这样一来,当然买卖做起来就容易多了。”

收购三原则

Chinesischer Flugplatz in Parchim
中国商人购买德国帕希姆机场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Bildfunk

中国企业在德国选择被收购对象在咨询界看来大多具有三项原则。一是,德国企业应该具有知名品牌。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绝大多数中国品牌在欧洲不为人所知,同时中国商标对欧洲人来说读起来也不顺嘴。二是,可能被收购的德国企业最好在欧洲范围内,至少是在德国范围内拥有一个有效的销售网。如果生产线今后在中国建立,可以通过德国企业之前在欧洲的销售网迅速打开局面,同时也有助于同客户沟通维护联系。第三个原则是,中国企业优先购买德国技术类的或者拥有专利产品的公司企业。

收购新趋势

德国的法律保护条例规定,外国企业收购德国企业一年之内不得解雇德国雇员。所以直到2006年,大多数中国企业在收购了一家生产型的德国企业之后,通常是等上一年,然后将95%的德国员工解雇,把机器和技术带回中国,并在中国开始生产。然而这一情况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内逐渐发生了变化。

一些中国企业决定在德国保留生产线,不再关停德国工厂。他们向德国派来自己的工程师,同德国方面共同参与新技术的研发工作。凯勒对这一现象解释说:“中国方面发现,以前解雇德国员工,把生产线带回家的做法不仅仅损害了中国的形象,而且纺织品进口关税被调高等问题让中国企业意识到,在德国保留生产线还是有必要的。”

欢迎光临?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ICBC)
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份图像来源: AP

过去20多年的时间,一直是外国企业在中国收购办厂。如今中国也想走向世界,开拓世界市场。一场在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等邻国投资建厂的热潮过后,中国决定加快西进进程。“很明显,这是北京政府的一项很明确的政治意愿。它鼓励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 凯勒说,“作为政策上鼓励,政府向那些想在海外投资的企业慷慨大方地提供利息优惠的贷款。”

但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收购行为是否会在当地受到欢迎呢?目前为止,中国企业在德国的收购业务中金额最高的达到2500万欧元。在凯勒看来,来自中国买家的350宗收购都还算不上惊天动地的“大买卖”。“这些收购项目还没有引起德国政界的注意,”他说,“虽然这些年欧洲范围内有这样一种声音,认为能源、电信等一些涉及到安全问题的行业在外资注入面前应该被保护起来,国外投资者应该先受到审查。如果中国电信前来购买德国电信的股份,我可以想象,德国政界也许多少会感到紧张。但是我不相信,德国政治家由此就会阻止中国企业的到来。我们应该等上半年,看看这一趋势将在欧洲怎样发展。”

过去3年大约5000家德国企业被收购,这当中80%的企业被外资收购。中国企业的购买量只有350家,尚不足10%。最大的买家来自美国。更多的德国企业宁愿把自己卖给美国买主,而不是中国买家。这一结果是文化风格上的差别造成的。凯勒说:“比如说,你问一个德国人:‘如果你自己可以选择老板,你愿意要一个美国老板,还是要一个中国老板?’他肯定回答愿意要一个美国老板,而不是一个中国老板。中国文化虽然历史悠久而伟大,但是毕竟在德国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是少数,不了解的情况下最容易产生恐惧感。而美国企业和德国企业间的文化差别就不会像同中国企业间的文化差别这样大,所以德国人当然更愿意把企业卖给美国人。”

中国企业在海外经常容易给人一种不透明的感觉,而这恰恰是建立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巨大障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经意识到,如果想在海外成功收购就必须展示一个公开的形象。也许在这之后中国企业才能真正加快西进的步伐。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