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这是我们传承民族语言文化的唯一机会”

2011年3月14日

瑞士拥有欧洲最大的藏人社区。在这里几乎所有拥有较大流亡藏人社区的城市乡镇都办有藏人学校。许多藏人家长送子女到那里学习藏语以维护和捍卫本民族的语言文化。

https://p.dw.com/p/10YxG
图像来源: DW

苏黎世附近的小镇里空(Rikon)就办有一所藏人学校。学校设在火车站附近一家废旧的工厂办公楼里。每个星期日的上午都可以看到一些孩子往这里赶。不知道是不是一种默契,来这儿上课的差不多每个学生都背着一个绣着或者绘着西藏传统图案的书包。

推开教室的门,迎面是几个玻璃柜,里面供奉着藏传佛教的菩萨以及达赖喇嘛、班禅喇嘛和噶玛巴的头像。旁边放着一张供桌,上面摆着绢花和一些供果。四面墙被刷成土黄色,每面墙上还绘着一些藏式花纹。教室的一侧摆放了几排桌椅,几个看起来十多岁的少年正趴在桌子上写字。老师强巴桑多(Jampa T. Samdho)微笑着说,这是高年级的班,课已经上完了,这会儿学生们正在做课堂练习,过一会中年级的学生就要来了。

17岁的丹增(Tenzin)已经开始收拾书包了。这个面目清秀的高个子小伙子在这所藏人学校已经学习了10年。"我刚来的时候一点兴趣都没有。我父母一直督促我,后来慢慢地我自己对学藏语产生了兴趣,特别是对藏语文学。"

丹增说,他经常跟随父母去参加藏人社区的讨论会,有不少锻炼藏语听说的机会。但是阅读和写作还"欠点火候"。不过不管怎么说,他说学习藏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藏人分散居住在瑞士的各个角落,如果能在藏语学校学习藏语或者在家向父母学习,这对我们来说是唯一的机会来继续传承我们的语言和文字。"

高年级的学生收拾好书包陆陆续续地走出教室。5、6个小学生模样的孩子悄悄地走了进来。强巴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用藏文无头字书写的生词表。上个周末是藏历新年,所以强巴老师今天要在课堂上教给学生们一些和新年有关的藏语词。老师在前面领读,坐在下面的学生们也跟着有模有样地读了起来。

在这所学校学习只需要一次交纳300瑞士法郎,然后就可以无限期地学习下去。课堂上使用的书、本、材料、纸张都是免费的。学校日常的经费开支都是由当地的藏人社团组织提供。

强巴老师13年前从印度来到瑞士定居。平时他在当地的一家工厂工作,周末在藏语学校教课,藏语课已经教了8年。学校付给他每个小时25瑞士法郎。强巴老师说,这种酬劳只是象征性的,象徵着一种回报和感谢。但实际上这些酬劳他也并没有用在自己的身上,而是用来给学生们买藏语材料或者捐给从印度来瑞士的藏人团体。强巴老师说:"如果我回想自己的人生轨迹,我学习了藏语的读写,在大学学习了藏族的历史文化,我觉得将这些知识继续教授下去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即便是星期天一早就起来,但只要想到可以教授给这些孩子藏语文字和历史文化,我自己也觉得非常高兴。"

每个星期天强巴老师要在藏人学校教上3个小时的课。学生总数并不多,加起来只有20多人,但是总共分三个年级,准备课程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强巴说,上课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是语言沟通的问题。不少学生的父母自身就不太会讲藏语,平时这些学生在家里和父母交流的语言大多是德语。课堂上如果百分之百地用藏语授课,一些学生未必能听懂。"德语不是我的母语,有时候我觉得好像不能用德语百分百精确地给他们解释一个藏语词的含义。也就是说在语言沟通上我和学生之间有一些差距。"

低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写藏文字母,学习生词,阅读简单的文章。高年级的学生不但要学习听说读写,还要学习藏族的风俗传统、历史文化,有的时候还会讨论西藏问题。强巴老师说,西藏流亡政府的大选已经临近,在高年级的课堂上,学生们会询问老师对大选的意见和看法,也会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和主张。

强巴老师8岁的儿子晋美(Jigme)也在这所藏人学校学习。他为自己的父亲感到骄傲,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以后我长大了也要当藏语老师,就像我的爸爸一样。"

作者:洪沙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