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

德语媒体:欧洲利益遭到损害

2023年4月12日

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在对华政策上与美国拉开距离、欧洲不应介入台海局势,持续引发德语报刊的热议。《明镜周刊》批评他中了北京的离间计,《经济周刊》则认为,美国全力对抗中国的姿态确实对欧洲利益造成了损害。

https://p.dw.com/p/4Pxsw
如果台海发生冲突,欧洲在中国的巨大经济利益就会受损
如果台海发生冲突,欧洲在中国的巨大经济利益就会受损图像来源: Imago/C. Ohde

(德国之声中文网)汉堡出版的《明镜周刊》在其网站上以"如此打发台湾的人,要么太幼稚,要么太民粹,抑或两者都是"为题,刊发其驻华记者撰写的评论。作者认为,当年马克龙的"北约已经脑死亡"之言论就已经是一个错误,而如今他和中国称兄道弟更是毫无战略、不讲廉耻,也不考虑盟友利益。

"就像一只被中国宣传机关操纵的木偶一般,马克龙在回法国的飞机上表示,欧洲应该走一条独立于美国的道路,不应涉入台海冲突。没有什么言辞能更合北京当局的口味。中国外交多年来的目标一直是离间欧美关系。"

作者批评说,2020年北京已经玩过一次类似的伎俩:赶在美国新总统拜登上台前,突然表示愿意为欧洲企业提供更好的中国市场准入条件,从而让默克尔与马克龙宣布和中方完成了欧中投资协议的谈判。而现在,北京显然又开展了一场相似的魅力攻势。

"马克龙曾经说,北约已经脑死亡。这一论断产生于俄乌战争之前,如今已经被证明是重大误判。而如今,笨拙的马克龙在对华政策上几乎把自己搞成了脑死亡。"

"极端保守派的美国参议员卢比奥(Marco Rubio)在马克龙专访发布后,也抛出了一个问题:既然在欧洲具有相当大话语权的法国总统认为,台海局势即便升级也不过是一场地区性冲突,那么美国为什么还要继续介入乌克兰局势呢?这个问题其实相当有道理。"

"所以,我们必须要正告马克龙:对于欧洲而言,台湾极其重要。要是中国武力攻台,欧洲人无法隔岸观火。届时,中美两国将会直接较量。这可是两个核大国之间的战争。"

"中国武力攻台会在经济方面造成灾难,其代价远远高于俄乌战争。大众、奔驰、巴斯夫将损失数以亿计的资产。某些欧洲大型企业将无法承受突然撤出中国业务的后果,全球产业链也将一夜之间崩溃。而且,台湾是全球半导体产业的中心,近2/3的半导体产品在台湾岛上制造。战争可能意味着无法再生产手机和电脑。届时,半导体产能要么落入中国手中,要么遭到不可挽回的破坏。"

《经济周刊》认为,假如马克龙的这番言论是事先与习近平商量好的,那性质就相当恶劣。假如没有事先商定,则体现了欧美关系的现状。
《经济周刊》认为,假如马克龙的这番言论是事先与习近平商量好的,那性质就相当恶劣。假如没有事先商定,则体现了欧美关系的现状。图像来源: LUDOVIC MARIN/AFP/Getty Images

杜塞尔多夫出版的《经济周刊》则认为,马克龙说法并非全无道理。评论以"美国对马克龙言论保持镇定,这说明了很多问题"为题,指出虽然欧洲人不应该在对华政策上与美国拉开距离,但是大家对马克龙的口诛笔伐未免有些过分。

"然而,就欧洲过度依赖美国提出警告,这并没有错。就像前总统特朗普一样,美国现任总统拜登也在寻求与中国直接对抗的外交路线。这在某些地方当然是必要的,从而遏制北京的称霸诉求。但这同样也是危险的,因为与中国对抗并不总是符合欧洲人的利益。尤其是德国人,他们从对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多于任何其它国家。"

"比如,华盛顿常常向其它国家也发出禁令,要求不向中国出口美方所认为中国不应获得的产品。谁要是不为这种赤裸裸的美国利益着想,谁就被指责为无赖。德国以及其他欧盟国家实质上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此类禁令束缚了手脚。"

"尽管美国国内法对第三国的效力非常值得怀疑,但任何违背美国意志的欧洲企业都会遭殃。在外贸问题上,欧洲人没有必要将自己的主权拱手让出,这本应是理所当然的。不论是价值观共同体,还是伙伴关系,抑或是朋友关系,都不应与'顺从'混为一谈。"

作者猜测,马克龙的言论本意也是如此。而且,台海局势升级也确实会让拥有大量在华业务的德国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面对一个日益分化的世界,认识到上述后果是一种政治责任,而不是对美国的叛逆。至于马克龙在其言论中还夹带了'法国领导下的欧洲成为世界第三极',我们姑且可以忽略之。"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