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馬格德堡的"垃圾箱人"

Knüppel, Leila 2008年4月19日

德國有一個群體被稱作"垃圾箱人",他們不去超市買吃的,而是到超市的垃圾箱裡撿食物。現在,當"垃圾箱人"已經成了德國政治青年的時尚。他們去垃圾箱裡撿吃的並不是因為窮,而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對社會上的一次性消費現象表達抗議。

https://p.dw.com/p/Diuq
德國超市的蔬菜水果經常在商場打佯後就進了垃圾箱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一束手電光照進了灰色的大垃圾桶。法爾克‧拜耶爾帶著橡膠手套在垃圾袋中翻找。他已經從空的貓糧罐頭和衰敗的花束之後拉出了一袋水果。他說:"好,現在找到了。是芒果。裡面只有一小部分爛了。不過我們還是把它帶走。削掉壞的部分就行了。其他的東西就留在這兒。"

深夜12點半,法爾克和尤勒把車停在了廉價超市利得爾的空停車場上。這是他們今天撿垃圾之旅的第一站。法爾克說:"我撿垃圾主要是出於政治目的。因為我不希望人們把那些完全還可以吃的食品隨手扔掉。我認為,這種亂扔東西的做法非常荒唐,完全不能讓人接受。另一個原因是,我也希望把時間和精力花在我的政治活動上,而不是浪費在打零工或者類似的賺錢的事情上。撿垃圾讓我省下了很多原本必須去打工的時間。"

白天,27歲的法爾克在馬格德堡的青年環保辦公室工作。他負責組織一些反對基因食品或者反對8國峰會的活動,另外還為"綠色報刊"撰寫文章,為當地的環保項目尋找資助人。

法爾克有意識地選擇了一種沒有固定工作和收入的生活,他希望將日常開銷降到最低。兩年來,法爾克所需的食品幾乎都是從垃圾箱裡淘來的。他坦承,第一次時也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擔心被人看見或者遇到了什麼麻煩怎麼辦?感覺有點尷尬。但現在這種尷尬已經完全消失了。「我有時候也意識到,自己被當作了窮困的需要靠撿垃圾過活的社會底層人士。但我覺得這並不是缺點,而是一種優點,因為這樣一來,我遇到麻煩的幾率就小多了。"

法爾克和尤勒已經到了撿垃圾之旅的第三站,但收獲並不豐富。他們帶來的塑料箱裡只裝著一些柿子椒、小蘿卜和芒果。他們決定向下一個超市進發。法爾克和尤勒穿過黑暗的停車場,走向超市的後門。牆上的感應燈亮了起來。十幾只裝滿蔬菜水果的箱子放在門邊。其中大部分都還是新鮮的。有草莓。還有大蔥。梨看起來也不錯,至少有一步部分看起來還不錯。

這次戰果豐碩。大多情況下,法爾克一次撿垃圾之旅就可以收集到足夠幾星期的食物。他解釋說,在馬格德堡,晚上去超市撿垃圾的人還不多,不像在柏林等一些大城市,"垃圾箱人"之間已經形成了競爭。在一些圈子裡,從垃圾箱裡找吃的已經成了時尚。

不過"垃圾箱人"並不總是受到超市的歡迎。一些超市管理者甚至威脅要動武,警察也叫來過好幾次,不過最後都不了了之。因為到底偷垃圾算不算犯法一直存在爭議。不過法爾克一點兒也不害怕,他說:「我準備了一些小卡片。和超市的工作人員發生衝突時,我就拿出這些小卡片,上面一開始挑釁地寫著,他們應該控告我,但之後還有我的觀點。我關心的是當世界上還有很多人挨餓、當德國還存在貧困人口的時候,他們卻在浪費食物、銷毀食物。"

當帶來的九隻箱子都裝滿以後,法爾克和尤勒踏上了歸程。大部分淘到的蔬菜將寫進第二天的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