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香港書展在出版自由空間不斷收窄的陰霾中閉幕

黃穎(香港特約記者)2016年7月27日

為期七天的2016香港書展, 折射出出版社及書商在不斷收縮的出版自由的空間中爭扎求存, 努力嘗試發掘新的題材及書種中尋求突破。

https://p.dw.com/p/1JWWy
Hong Kong Book Fair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J. Favre

(德國之聲中文網)2016年的書展在銅鑼灣書局書商失蹤,林榮基事件等一片陰霾下在7月20日揭開序幕。一連七天的2016書展, 背後反映著出版社及書商在不斷收縮的出版自由的空間中爭扎求存, 努力嘗試發掘新的題材及書種中尋求突破。另一方面, 香港書展仍然吸引不少內地自由行讀者, 遠道而來去"感受"這陣文化自由的空氣。書展最末一天, 香港傳媒人王健民、咼中校因出版政論刊物《新維月刊》、《臉譜》,前年遭內地拘查並控以非法經營罪;案件在7月26日周二深圳一審判決,王、咼分別被判監5年3個月及2年3個月並罰款。事件再一次震動香港, 反映香港的出版及言論自由空間正受面臨嚴峻的考驗---2016年的書展在風雨飄搖中閉幕。

書展第三天, 周五的中午人流開始多起來。人潮中有剛從深圳過來的陳先生, 他興奮的排在長長隊伍中等候李怡的親筆簽名。"我每天都會在網上翻牆閱讀他的作品及評論的文章, 我很敬佩他那敢言、崢崢風骨的文化素養。"他說, 看著一頭白發的李怡仍然熱心的為讀者簽名, 很是感動。儘管有人形容香港書展已淪為"散貨場"(書商甩舊書的地方), 但他仍然喜歡到來感受這股自由的文化氣氛。與他同來的還有來自江西的朋友李軍, 他被《趙紫陽文》」深深吸引著了, 又對今屆書展中急速冒起的香港專題及敏感的本土政治論述的書籍如《傘下速寫》(雨傘運動的紀綠)、《由本土民權到建邦立國》等書可以大刺刺地出現, 羨慕不已, "這就是我們國內所缺乏的出版自由!"

逛完書展, 二人都是識途老馬, 再轉到銅鑼灣的人民公社(以售賣歷史及中共禁書為主的書店, 類似銅鑼灣書店, 深受內地讀者喜愛 ) 去看看那些所謂敏感的「禁書」。陳坦言, 過往每次到香港,都幾乎會帶幾本當手信回去送贈朋友,過關口時也偶爾被沒收。"其實也深知道這些所謂中共秘史大都是誇張描寫, 東拉西扯的集結成書, 但因為所寫話題及人物都是國內最關心的政治話題, 所以仍然受到國內讀者、特別是一些當官的追捧....."陳對德國之聲表示。

深受內地自由行歡迎的人民公社, 跟未關門前的銅鑼灣書店一樣, 有售賣一些中共歷史及政治敏感題材的書籍, 就是所謂的"禁書"。但人民公社並沒有兼營出版事業, 只是普通書店出售不同出版社書籍兼提供咖啡飲品小吃服務。書店老闆鄧子強告訴德國之聲, 嚴格來說, 若批評今年的書展銷情不理想是基於出版商不敢出售展賣禁書, 這個說法不完全正確。他指出, 歷年來出版禁書的出版社一向都不以書展為主要市場, 反而是像他們這樣二樓書店、機場書店卻是主要銷售基地。2014年前幾年是黃金時期, 由於內地自由行政策的帶動, 禁書成為內地讀者來港必買的手信之一。但這一兩年來, 隨著自由行人人數減少, 加上整體消費氣氛低微, 令生意日漸失下坡。

去年的銅鑼灣書局事件, 以及林榮基事件, 影響最大的原來不是顧客的流失。鄧笑言, 書店仍受深讀者支持, 尤其現時只剩二至三家這樣的書店, 不少內地的讀者來港時仍然專程到他們書店去逛逛, 照樣買禁書;反而是事件迫使好幾家出版社都"舉手投降", 因而使禁書來源供應大減。他指出之前巨流傳媒( 由桂民海開辦) 所出版的禁書數量幾乎佔了整個市場的二至三成。自從停業了, 影響頗大, 再加上其他如《開放》的老闆也停業要移民了。

對於出版商停業或停止出版禁書, 社會一部份人聲音指責他們太膽怯。鄧說他抱著尊重及理解的心情。因為曾經有出版商對他說, 在相約一些比較著名的作者談論出版新書時屢被跟縱, 迫使他們要把會晤的地方改到一些高級的會所或飯店。他嘆道:"在作者及出版商來說, 他們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China Hongkong freigelassener Buchhändler Lam Wing-kee
林榮基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Kin Cheung

鄧坦言, 林榮基事件後, 各方好友及讀者都擔心他們會"被消失", 他反而很樂觀, 認為自己不過是一間小書店, 沒有任何出版及政治意圖. 應該不會走上銅鑼灣書局的命運. 然而, 他也盡量保持低調, 把書店招牌上的售賣禁書的禁書二字拿掉, 在書架上也刻意把一些比較偏激或敏感的書移離當眼位置等。

鄧子強形容出版社及作者在出版禁書時往往承受巨大的壓力, 香港政治評論人桑普可謂感受至深。書名為《狼吞虎嚥--習近平與梁振英專政之始》是桑普今年發行第三本評論文章,在書展前幾天發行商武宜三突然表示收到一位人士來電,叫他將這批書放在倉裡,不要拿出來賣。桑普稱,該書的文章早已在2012至2014年在媒體發表,看來有關人士只是針對書名有"習近平"。但他堅稱不會為此修改書名,"今次改書名,下次就會要求改內容。"排除萬難終於出版,他坦言擔心香港的出版自由空間不斷收窄。

書展最後一天, 當書商紛紛減價促銷時, 國內再傳來令港人震驚的消息。

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對香港政論雜誌《新維周刊》和《臉譜》創辦人王健民、咼中校涉嫌非法經營案一審宣判,兩人都被判罪成。王健民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零3個月,處罰金20萬元人民幣;咼中校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零3個月,處罰金5萬元人民幣。由於咼中校已經在看守所被羈押長達2年2個月,預計下月即可刑滿釋放。

根據王健民的前《亞洲周刊》同事對德國之聲稱, 《新維周刊》和《臉譜》都是在香港註册及發行的, 王健民跟內地一些中共高層關係良好、他深諳中共政情,在報導內地負面及高層內幕時有意採取"不惹聖上"原則, 本以為不會出事。2014年月, 王及咼分別從家中被深圳公安局帶走,當局指他們將上述兩刊帶回內地銷售,涉嫌非法經營; 案件提起公訴時一度被駁回,檢方後加控王串通投標罪及行賄罪,指他在深圳商業活動時曾有不法行為。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表示,由銅鑼灣書局到王健民事件, 反北京已不能容忍香港新聞出版和言論自由,刻意製造殺雞儆猴的作用,以圖阻嚇和震懾香港新聞出版界。另一方面, 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認為,習近平上台後,內地對本港禁書的行動已由"掃黃打非"升級至"清源",要引起寒蟬效應。資深評論員程翔指,中共深感這些"禁書"已成為干擾內地政局的政治鬥爭工具,故習近平進行清源行動, 以打擊敵對勢力。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