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農業補貼政策的爭執難以平息

2005年11月7日

農業政策是引起國際爭議的一個主要因素。工業國家利用補貼扶植本國農業市場的做法給發展中國家造成了負面影響。歐盟每年的農業補貼達440億歐元。這令歐盟成員國可以利用明顯的價格優勢向發展中國家傾銷其農產品。如何解決農產品爭端將是今年12月世貿組織談判的主要議題。

https://p.dw.com/p/7PnI
幸福的法國牛也拿國家補貼圖片來源: AP

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帕斯卡•拉米最近提醒人們,農業問題只是多哈回合的15個談判議題之一。其他14個議題包括工業產品以及服務業等內容。儘管如此,農業問題仍然一再成為各國談判的主要內容。以下數字也許可以對此現象做出解釋:在巴西,肯亞以及印度等國家,國民生產總值的10%到23%要依靠農業經濟。而在法國,德國和美國等經合組織國家,這一比例只有1%到3%。儘管如此,這些發達國家的農產品市場仍然受到嚴密的保護,它們可以獲得大量補貼。僅經合組織去年的農業補貼就達到了近2800億美元。

如此一來,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工業國家的農產品在世界貿易中注定處於劣勢。世貿組織的最新報告顯示,發展中國家獲得的農業補貼只佔全部補貼的三分之一,而其中大部分又流入了中國,印度和巴西的口袋。大家都承認,這樣的分配很不公平。拉米表示:

「我認為,世貿組織可以令農產品貿易更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它可以制定一些規則,並且將其落實,這樣可以讓發展中國家成為貿易體系中的獲益者而不再是犧牲品。」

工業國家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允諾放寬農產品市場。這從1986年到1993年一直是烏拉圭回合的主要議題,然而卻一直未見行動。在2001年的多哈回合中,各國開始同意就減少農業補貼和關稅壁壘進行協商。但是2003年的坎昆峰會又因工業國家沒有作出足夠讓步而以失敗告終。此後,雖然各國就農業問題繼續進行了深入的磋商,但卻一直未能達成一致。

儘管人們提出了充足的建議,但各國的立場總是存在很大分歧。歐盟不久前表示準備將農產品關稅平均降低47%,並減少受保護產品的種類。歐盟農業專員伯爾女士說:

「我們就出口補貼和產品補貼問題提出了宏偉的改革計劃。我要再次強調,歐盟在2003年和2004年已經對農業政策進行了改革。」

不過,歐盟在農業領域做出的讓步並非毫無條件。它要求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工業國家繼續開放自己的工業產品市場以及服務業市場。但這些國家卻拒絕這樣的要求。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20國集團表示,只有等農業領域先取得實質性結果後,才能再談其他內容。而歐盟與美國兩大集團的對峙則讓情況變得更加複雜。美國要求歐盟增大降低關稅的幅度,歐盟要求美國繼續減少其產品補貼。雙方都表示,只有對方採取行動,自己才會行動。沒有了美國與歐盟的合作,相關談判很難取得成功。

12月,世貿組織成員國將在香港舉行峰會。拉米希望屆時能完成多哈回合三分之二的議程。雖然這個願望已經相當保守,但是似乎仍然難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