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超級中國》的喜與憂

任琛2015年2月26日

韓國最大公共國際電視台KBS拍攝的名為《超級中國》的系列紀錄片在中韓兩地引起劇烈反響。片中對中國的大尺度褒獎讓部分中國觀眾受寵若驚。同時,質疑和批評的聲音也隨之而來。

https://p.dw.com/p/1EiD1
Skyline von Peking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F. Li

(德國之聲中文網)氣勢蓬勃的交響樂襯托著飛騰的金色巨龍,五星紅旗飄揚在中國大地之上,華麗的中國時代正在展開。經濟上,中國GDP(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外匯儲備世界第一。人口上,13億創造出非同一般的力量。外交、軍事上,中國正向世界展現影響力。這裡的土地蘊含著巨大潛力和力量。從軟實力來看,中國正向著文化大國飛奔。這一切,都在共產黨中國式領導力的強力指導下變為現實。這是韓國最大的公營國際廣播機構KBS最新播出的系列紀錄片《超級中國》(Super China)所關注的核心內容。

中國官方助力《超級中國》?

總共7集的《超級中國》從6個方面講述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國中國如何向"世界第一強國"邁進。13億人是如何在全球化進程中,"將中國變成了強者。"與西方媒體觀察中國的角度不同,KBS眼中的《超級中國》朝氣蓬勃,無比強大。片中所傳遞的大部分訊息都積極正面,對中國褒獎有加,以至於網路輿論表示:"此片對中國誇得太過,堪比'新聞聯播'……連'五毛'(受僱發表傾向於政府言論的網路評論員)都不好意思看了。"

也有中國觀眾懷疑,此片替中國"唱贊歌"的尺度如此之大,或許背後有中國官方的參與和支持。本片製片人朴晉范表示:"為了保持客觀公正,我們製作過程當中,一直沒有尋求包括中國和韓國政府的官方協助。" 也沒有企業方面的贊助。整個製作費用全部由KBS負擔。

Reichtum in der Welt
《超級中國》描述了中國「新富」們的創業和生活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超級中國》背後的動機

談及拍攝Super China的動機,朴晉范解釋說,去年IMF預測到中國的購買力平價(PPP)作為轉換系數換算的GDP已經超越美國。隨著中國的崛起成為不可避免的現象,世界人民對中國的關注越來越強。"我們覺得這段時刻包括韓國觀眾的世界人民需要全面瞭解中國,所以我們策劃大型紀錄片幫觀眾們瞭解中國和中國崛起。"

片中以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崛起之路》一書的作者胡鞍鋼教授關於"Super China"的表述作為每一集的片頭標題。胡鞍鋼表示,在看完前兩集後感覺"比較震撼"。首先是西方電視台沒有拍出以 "超級中國"為主題的系列紀錄片。他認為:"這不只是意識形態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心理的障礙,他們很難想像,也很難接受一個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迅速成為超級國家、超級大國,而且還只是用了30多年的時間。"但韓國電視台製片人"和他們不一樣,因為韓國也曾是貧窮之國,正是因為創造了"漢江奇跡",才用了比西方國家更短的時間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因此他們能夠理解和支持中國的'改革奇跡'。"

胡鞍鋼指出,中國是韓國最大的鄰居,更是最大的市場,有越來越大的發展空間和無限商機。很像美國的鄰居加拿大和墨西哥。"不只是喜歡,更是需要。" 韓國與中國建交雖然很晚,直到1992年8月才正式建交。但是兩國貿易一體化、經濟一體化發展最快。1992年至2013年的21年間雙邊貿易額增加了48倍,從64億美元增加至2742億美元。是繼美國、日本之後的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國,佔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比重的6.6%。而中國是韓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佔韓國貨物進出口總額(10752億美元)比重的25.5%。這本身也顯示了韓國對外貿易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大大高於中國對韓國的依賴程度。

APEC Gipfel Jinping Geun-hye 10.11.2014 Peking
胡鞍鋼:韓國對外貿易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大大高於中國對韓國的依賴程度圖片來源: Kim Kyung-Hoon-Pool/Getty Images

"自然"與"不自然"

媒體人、德國之聲評論專欄作家長平在觀看完《超級中國》後表示,中國這20年來經濟高速發展是一個事實,KBS作為一個和中國關係密切的境外電視台,尤其是相對中國來說,有更多新聞自由的媒體去研究中國怎樣發展,這和批評中國的問題一樣,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但長平指出,其中不自然的倒是中國的官方媒體如獲至寶,包括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和新華社都對此片進行了大篇幅的報導。在他看來,這一方面反映了國內宣傳機構也非常明白,境外媒體表揚中國的內容確實不是很多。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國當局"骨子裡頭的制度自卑"。

包括《人民日報》在內的中國官媒報導稱,KBS電視台的"Super China"播出以來,收視率一度突破10%,受到中韓媒體、學界和民眾熱議。該片製片人朴晉范指出,從收視率統計機構Nielsen Korea 的調查數據來看,整個7集的收視率都超越韓國紀錄片的平均收視率。其中一集的收視率確實達到10%。朴晉范強調,從這個數據來看,該片在韓國"非常紅"。

韓國人眼中的《超級中國》

朴晉范向德國之聲表示,為了拍攝《超級中國》,攝制組走遍了5大洲,20多個國家,採訪了各國專家和民眾。致力公正客觀地看中國。片中不僅有韓國人的視角,也有中國人的視角。這位編導兼製片人介紹說,有一位專家評價《超級中國》為電視版的中國百科全書。但也有韓國觀眾認為《超級中國》描述的中國是一種威脅,覺得害怕。

不僅僅是韓國觀眾,許多中國觀眾也覺得《超級中國》實際上是在"捧殺"中國,用另一種手段宣揚中國威脅論。對此,媒體人長平表示,從歷史上來說,一個國家經濟高速發展,在政治上又專制。又以復興的名義宣傳民族主義。這些會對世界和平產生威脅幾乎是一個歷史事實。中國確實不一定會按照這樣的路線發展。但從歷史上來看,無論是日本還是德國,成為軍國主義的前提幾乎都是上述兩個條件。"所以說中國威脅不是論不論的事情,它就是一個客觀事實。"

Chinesischer Journalist Chang Ping
媒體人、德國之聲評論專欄作家長平圖片來源: imago/epd

而對於胡鞍鋼教授來說,曾經是他學生的韓國製片人朴晉范拍攝的系列紀錄片"Super China"與中國威脅論無關。胡鞍鋼直言:"對中國,從來就會有奇談怪論,既不是什麼新鮮事,也不是什麼創新。" 十年後,或幾十年後,都是"無影無蹤的泡沫",從來不會"妨礙江河萬古流"。他強調:"中國成為超級國家或超級大國已經成為事實",無需證明。

敏感的第六集

但也許"超級大國"也不願接受過多的事實。這部系列紀錄片的第六集主要關注"共產黨中國式領導力的強力指導"。涉及包括香港"佔領"運動,金融和政治精英紛紛向海外轉移財產,周永康等人被調查顯現中國高層政治動蕩等話題。據"中國數字時代"整理翻譯,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中國政策研究項目主任沈大偉(David Shambaugh)在片中評論中共"七不講"時表示:"這是一個非常沒有安全感,甚至可以說是偏執的共產黨領導層。這不是一個自信的政黨。"英國《金融時報》記者馬利德(Richard McGregor)則在《超級中國》的第六集中表示:"在中國的人有非常大的動力去迎合體制,因為體制可以給你帶來巨大收益。但如果你一旦選擇與之抗衡,它可以毀了你的生活。所以我認為這是現今在中國生活時需要記住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也許正是這樣的表態,使得將此系列紀錄片翻譯成中文的"老弱病殘字幕組"在受中國審查封鎖的YouTube影片網站上表示:"因第六集含敏感內容,不適宜網路流傳,故不予製作,望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