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須努力
2012年12月18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因為德國的「能源轉型」政策,從來都平淡無奇的電力網線突然成為眾所關注的焦點。連德國總理梅克爾都很積極地為一條連接東北部的什未林(Schwerin)和漢堡的新輸電線路剪綵。而為了實現1834公里的輸電線路,必須要完成傳送電網的擴建,增加的高壓電線連接各個地區,把北部不斷增長的電量運往南方。這些電量都是利用可再生資源而產生的。不過到今年年末連250公里的任務都完成不了。這個問題是德國能源政策的一個硬傷,也越來越引起經濟界的擔憂。德國工業佔總行業比重的24%。很多工業企業都需要大量的電能。德國工商大會主席德裡弗特曼(Hans Heinrich Driftmann)表示,每兩個工業企業中就有一個因為能源轉型而擔心自身競爭力下降。他說:「無論能否享有優惠政策,幾乎所有的德國公司2013年的電費帳單都將要高於2012年。拿我們公司來講,根據可再生能源法,電費將從30萬歐元漲到45萬歐元。面對這樣的數字,我作為公司老闆必須要考慮,可以在哪些別的方面節省費用。「
世界各國的平均電費大概是每兆瓦小時23歐元左右,德國平均電費要每兆瓦小時45歐元。在歐洲範圍內,德國是繼丹麥之後電費最高的國家。德國工商大會主席德裡弗特曼解釋說,德國公司試圖通過節約能源管理戰略來減少成本:「比如,如果有需要會更換電力供應商、建立自給自足的發電設備、增加能量效率。「不過如果價格進一步上漲的話,這些措施就不夠了。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能源轉型的公信力也出現了動搖。德國目前平均每年停電時間僅為15分鐘左右,是世界上供應電量最穩定的國家之一。而將來如果因為自然資源不足,缺少陽光和風力的話,德國還能保持這個水準嗎?水泥生產商施賓納(Dirk Spenner)對此持懷疑態度,而這個問題也讓他深感擔憂:「在使用電量的問題上,我們現在完全沒有能力進行自助。我們只能關閉工廠設施,從最大程度上減少損失。我們有一道加熱工序,如果我們事前關閉了設施,重新啟動機器時需要72小時,才能達到所需的熱度。「
這位水泥生產商是使用能源的大戶,也就是所謂的能源密集型產業,根據可再生能源法,這些公司享有國家優惠政策,免交輔助電費。輔助電費涉及到德國政府保證綠色電力入網的政策。明年消費者將支付230億歐元左右的綠色輔助電費。德國政府規定,電力營運商需優先、按規定價格收購這些綠色電力。因為採購成本現在提高了,所以電價也隨之上漲。每個消費者每千瓦小時電費漲了約5.3歐分。面對這種情況,水泥生產商施賓納不禁問道,政府免除能源型密集企業上交付輔助電費的優惠政策將會持續多久。施賓納說:「我們看到,因為享受優惠,普通家庭對能源密集型企業出現的反彈情緒。不應該出現這種現象。如果沒有這項優惠政策,我們就會面對生存危機。「歐盟能源專員奧廷格(Günther Oettinger)向德國經濟界提出了建議。他說,如果德國要保住工業產業,必須規定一個封頂電價。另外他還呼籲在能源轉型方面,一定要對「進程速度「作出規定。擴大太陽能和風能的步伐要減慢,與現實擴網和分儲設施相結合。另外他還呼籲,德國政府要多與其他歐洲鄰國加大協調與合作聯繫:」德國需要積極行動,在歐洲框架下為促進可再生能源作出努力,達到我們的實際目標,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並與波蘭,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攜手合作。「
奧廷格還表示希望看到德國可以修訂現有的可再生能源法案。按照計劃,到明年春天,歐盟委員將會出台一個歐洲統一的,需要各國支持的可再生能源的計劃方針。到時候就可知知曉,國家保證綠色電力入網的規定是否會繼續生效還是將被取消。
作者:Sabine Kinkartz 編譯:文木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