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德國行追蹤報導
2005年11月12日11月10日,德國聯邦總統克勒在其官邸柏林夏綠蒂宮舉行盛大閱兵儀式歡迎來訪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及夫人劉永清。克勒和胡錦濤在舉行會談後,參加了德中雙邊共6個協議的簽署儀式,其中包括德中文化協定、西門子向中國提供高速列車的合同、德意志銀行與華夏銀行的合作協定、在上海成立德中醫院的協議、Arcor與華為合作意向書,以及德國城市太陽能公司與中國的合作協議等。
按照合同,西門子將同中國合作夥伴北車集團唐山機車車輛廠一起,向中國提供價值6.69億歐元的60列高速列車。這批列車的時速可達300公里,將於2008年運行於北京—天津線路。高速列車在中國的車名為CRH3,項目的工程設計和計劃工作將在西門子位於德國愛爾蘭根和克萊菲爾德/於爾丁根的工廠進行。首批三列車和一些重要零件也同樣在德國製造,其餘列車的生產將在中國北車集團唐山機車車輛廠進行。
簽署儀式過後,胡錦濤主席和克勒總統共同與媒體見面。克勒總統對德中關係的發展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聯邦總統稱讚了中國在過去幾十年中取得的發展和進步,特別是在消除貧困領域,這顯示出中國的開放政策是成功的,使得許多中國人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對於中國政府敢於開闢新途徑的做法,克勒總統表示敬意,但他也直言不諱地提出了雙方在人權問題上的不同立場。
周四晚,德國經濟亞太委員會主席、西門子公司監事會主席馮必樂在胡錦濤下榻的阿德龍飯店舉行盛宴迎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面對參加晚宴的德國經濟界200多名代表指出了中國今後20年的發展目標。
德中兩國貿易關係近些年來迅速增長,目前雙邊貿易額高達近550億歐元,雙方的目標則是在2010年使雙邊貿易額達到1千億歐元。在胡錦濤到訪柏林的周四上午,德國工業聯合會和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聯合舉辦的第三屆德中行業論壇在德意志銀行柏林總部召開。本屆論壇的主要議題是中國未來10年基礎設施的擴建給德國企業帶來的商機,以及兩國如何在技術革新領域進行合作。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圖曼在講話中指出,德中兩國在全球化競爭中面臨的同一個問題是如何求得生存、保持不敗。而問題的答案便是革新。出席論壇的即將卸任的聯邦經濟部長克萊門特談到了一個與技術革新密切相關的話題,即中國普遍存在的侵犯智慧財產權的現象,他呼籲中國政府方面應加強有關立法的努力。
克萊門特說:「我們的企業願意以合作夥伴的身份在平等的基礎上在中國開展業務。在此請恕我直言,如果我們的公司受到壓力必須進行技術轉讓,那麼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尤其對中型企業來說,他們會感到被擠出市場的威脅。因此,我們的目標應該是持續不斷地努力,保證技術合作和技術轉讓在公平的基礎上進行。 」
星期五上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同即將就任聯邦總理的德國基民盟主席梅克爾女士舉行了會晤。 雙方主要就經貿關係、環保及能源領域的合作舉行了磋商。據基民盟負責外交政策的普弗呂格爾表示,會談中涉及了人權問題,但沒有談到是否解除對華武器禁運令,因為這不是某個國家能夠單獨解決的問題,而必須同歐洲和美國的夥伴國家進行協商。普弗呂格爾補充說,解除對華武器禁令的先決條件是中國改善人權狀況,以及緩解台灣海峽局勢。這名基民盟政治家還強調了中國作為一個世界大國在國際政治以及聯合國安理會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與此相反,即將卸任的聯邦總理施羅德在周五下午同胡錦濤舉行會晤後強調了自己依然支持歐盟解除對華武器禁運的立場。「中國尋求與歐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當然這裡關係到歐盟對華武器禁運的問題。我依然堅持主張解除軍售禁令,這是不會改變的。我相信歐盟內部會在這一問題上找到理智的解決辦法。在此德國依然要與法國進行合作。」
新聞發布會上,胡錦濤對德國面臨政府換屆,但其對華政策將保持連續性表示了贊賞。周五下午,胡錦濤和施羅德共同參加了柏林中國文化中心的奠基典禮。這將是設在德國的第一家中國文化中心,歐洲範圍內除巴黎外的第二家。
中國國家主席此番訪德的另一成果是帶動了德中對話論壇的成立。周五晚,胡錦濤和聯邦總統克勒參加了論壇成立大會。由此將德中兩國多年來舉行的法制國家對話的交流形式推廣到了科技、教育、文化和新聞等領域。
胡錦濤為期三天德國之行的最後一站是中國江蘇、山西和四川三省的友好州北萊茵—威斯特法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