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政治北美

美對台戰略模糊還是清晰好? 專家怎麼說

鄒宗翰
2021年5月6日

在中國加強對台施壓下,美國是否應該明確表態會在戰事中協防台灣,在美國引起爭辯。德國之聲訪問兩位軍事專家分析其中利弊。

https://p.dw.com/p/3t1T2
Bildkombo Joe Biden Tsai Ing-wen Xi Jinping
外界關注美國近日出現的「戰略模糊」辯論會不會影響拜登即將公佈的對華戰略方針,也關注中國大陸和台灣會如何做出回應。

(德國之聲中文網) 美國總統拜登預計不久將宣佈對華戰略,其中要求他明確公開承諾在中國入侵時軍事保衛台灣的呼聲越來越高。

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向德國之聲表示,美國「戰術清晰」比「戰略清晰」重要,雖然在外交態度上模糊,但具體行動已經在不斷修正下越來越「清晰」。

他提到,在美中有邦交的情況下,華盛頓沒有必要踩中共紅線,尤其「外國勢力介入」是「中國民族主義的春藥」,可以讓北京可以用來「扣美國帽子」。

他說:「美國會很靈巧地運用各個部門去展現不同的意思。」他指美國透過各種軍演和實力展現和宣傳表態,如「馬斯廷號」艦長翹腳觀察「遼寧號」。

林穎佑提到,美國現在採取的方式是「用認知來反認知,用輿論來反輿論」,以及「軍事做四、五分,其他用宣傳模式」來達到向印太國家和北京展現存在。

政大名譽教授丁樹範則說,「不管『戰略清晰』還是『戰略模糊』,有一個前提就是美國國力,包括軍力必須要強大。」他說:「這樣的話,解放軍要打台灣時,美國才有能力介入。」

他表示,如果美國國力無法維持,「講清晰也沒用,模糊就變成對習近平示軟」。他強調,美方要讓習近平感覺到,「如果美方介入,我的偉大復興就掛掉了」,這才是重要標準。

台灣方面,丁樹範認為,隨著中國大陸軍事發展,「可用工具變多」,台灣面臨的挑戰也越大。在中國集團軍特戰旅持續發展下,加上兩棲攻擊艦與小型航母的研發,台灣陸軍的防禦能力堪憂。

他說:「中國大陸陸軍作戰的概念在改變,我覺得我們國軍的高階指揮官,他們的作戰概念改變的速度非常慢。」

林穎佑則認為,台灣方面在兩強間主導的機會不大,但在美國持續強化與台灣的合作下,台方可以握美國相關友台法案和軍售等機會做出靈活變化。

Taiwan |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Unifies China" Schriftzug auf Dadan Insel
金門大膽島上還可以看到「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標語,不過兩岸軍事實力到了2021年差距已經越來越懸殊。圖片來源: Wu Hong/dpa/picture-alliance

美國「戰略模糊」辯論

美國自1979年以來在外交上承認北京,但另一方面也一直與台北保持關係,並且仍視台灣為其重要的軍事盟友。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過去一直維持「戰略模糊」,避免激怒北京,也遏制台灣政府正式宣佈獨立以維持台海和平。不過近來這種想法不斷受到挑戰。

法新社報導,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哈斯 (Richard Haass)在《外交關係》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說:「現在是美國推出戰略明確性政策的時候了,拜登應該(明確表示)美國將對中國對台灣使用武力作出回應。」

前美國海軍軍官、現任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研究員洛依 (Michele Lowe)也認為,含糊不清的訊號只會讓北京對於美國的印太承諾存疑。

他說:「過去4年來美國優先的口號使美國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下滑,若能明確表態則會確認美國領導地位。」

面對表態壓力漸大,白宮印太事務官坎貝爾也在5月4日接受訪問時,重申美國「戰略模糊」方針不變,因為「戰略清晰」有重大的缺點,可能導致情況一發不可收拾。

© 2021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