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敞開投資大門
2012年5月6日1948年緬甸宣佈獨立時,當時的緬甸算得上是一個較為富裕的前殖民地國家。這個國家被稱作東南亞糧倉,同時也是銅礦和寶石的重要出口國。宣佈獨立後不久緬甸陷入長達數年的內戰,國內經濟衰退。1962年軍政府掌權時,緬甸經濟已經瀕臨崩潰。
緬甸現在是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通貨膨脹讓緬元基本上變得一文不值。泛濫的官僚主義作風讓私人創新無立腳之地。腐敗在緬甸國內橫行,國際透明組織排列的全球腐敗列表中緬甸在183個國家中排名180。
經濟仙境緬甸?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緬甸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引人矚目的政治改革。作為對緬甸政治改革成績的肯定和鼓勵,西方國家暫時停止執行一部分非軍事類制裁措施。這些國家的投資商們期待在緬甸能獲得投資機會。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紋身邊的緬甸事務顧問納姆比亞爾(Vijay Nambiar)不久前曾說過,緬甸有實力成為亞洲新的經濟小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有專家預測過,緬甸憑借其豐富的資源、年輕的勞動力結構以及獨到的地理優勢成為全球範圍內最具活力的經濟體之一。
機會多多的國家
緬甸位於中國和印度之間。理論上緬甸可以成為中國商品運往歐洲和非洲的通道,這樣中國向西運輸商品時不再需要穿越馬六甲海峽。另外這個國家還蘊含了豐富的自然資源。緬甸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包括天然氣、寶石、木材等等。
擁有6000萬人口的緬甸對投資商們來說是一個前景廣闊的市場。
美國資料庫商Information Handling Services (IHS)預測,直到2020年緬甸每年的經濟增速有望達到6個百分點,國內生產總值有望翻番達到930億歐元。
漫長且崎嶇的道路
緬甸開始重新制定匯率政策顯示出擺在這個國家面前的是一條漫長且崎嶇的道路。短缺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了西方企業投資緬甸的困難。"如果工業國家打算將生產外貿商品的流水線鋪到緬甸,那麼緬甸基礎設施建設會成為最大的挑戰。"萊茵檢測認證服務公司的亞太總監容尼石(Michael Jungnitsch)說。緬甸5000多公里長的鐵路年久失修,公路數量有限。雨季路面積水,旱季柏油路很容易融化,因此很不利於使用載重卡車。
面對緬甸腐敗的官員,投資者需要被層層扒皮。容尼石說,工業部提出制定新的投資法,取消進口許可證,並且重新修改舊的關稅體系。
剝削的危險
埃森亞洲之家的專家弗裡池(Klaus Fritzsche)表示,應該考慮的是在哪些領域投資並且如何投資。"歐盟國家在討論時,投資興趣一般在木材、能源特別是礦石等領域。這裡當然存在著不顧及緬甸當地人的利益開采能源的危險。這種情況下,西方人只是在重複中國、泰國和印度的企業正在做的事情。"
作者: Rodion Ebbighausen 編譯:洪沙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