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當蒙古樂遇上交響樂——專訪作曲家蒙柯卓蘭

安靜2015年9月21日

通過上海國際藝術節"扶持青年藝術家計劃",內蒙古作曲家蒙柯卓蘭接受德國之聲委約為本年度貝多芬音樂節創作新曲,她的樂隊和聯邦青年交響樂團本周的首演將成為此次音樂節的一大亮點。

https://p.dw.com/p/1GZvX
China Zulan Komponistin
圖片來源: DW/A. Feilcke

德國之聲:您曾經在法國留學,所以這應該不是您第一次來德國了吧?

蒙柯卓蘭:沒錯,留學期間杜塞道夫音樂學院也演奏過我的作品。

德國之聲:相比和法國或者中國音樂人的合作,和德國樂團合作有何不同?

蒙柯卓蘭:跟德國人合作特別舒服,因為德國人非常嚴謹,所以合作的時候一般不會有特別的意外發生,整個流程都是按部就班的,很舒心。

德國之聲:聯邦青年交響樂團今年夏天在北京演出時,您和他們一起排練過,感覺如何?

蒙柯卓蘭: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只排練過一次。這也是我第一次跟這麼多人一起排練,我感到很驚訝,因為他們對我而言都很年輕,但是他們樂隊的整合力和聲音的合作,在第一次合作時就能呈現這樣的狀態讓人很不可思議。他們的聲音很和諧,有很強的凝聚力。他們也很認真,有不少問題都會來問我。也盡可能地按照我的想法去做,還會和我溝通討論怎樣演奏更好。

China Zulan Komponistin
蒙柯卓蘭和德國音樂人討論曲目圖片來源: DW/A. Feilcke

德國之聲:您和您的樂隊"蒙古症"以及聯邦青年交響樂團將於周五合作首演您的新曲"Amila",現在心情怎麼樣?

蒙柯卓蘭:我很緊張。還有四天即將演出,我們今天才會對這首曲子進行第一次綵排。因為這次和德國之聲、貝多芬音樂節的創作可以說是頗為大膽的舉動。因為我們樂隊的成員都是傳統音樂的演奏者,其實傳統音樂演奏和交響樂合作並不常見,也很少人創作這樣的作品。因為傳統音樂在音準、發音以及演奏和呈現的方式跟西方樂器的精準度都截然不同。所以將兩者結合並不簡單,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試驗性作品,而且它將有一個標誌性的功能,去詮釋:音樂是什麼。極富作曲技法的西方音樂跟傳統民間音樂結合會有什麼效果,我也很期待。

德國之聲:"Amila"是什麼意思?

蒙柯卓蘭:Amila是我兒子的名字,是"在火中重生"的意思。蒙古族的薩滿教和佛教都會用到這個詞,有開光和給予生命的意思。我覺得,這次受德國之聲委約創作和我們合作的大膽嘗試用這個名字比較貼切,因為它就好像產生了一個新的生命體。

蒙柯卓蘭自幼學習古典音樂,曾在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及大學攻讀作曲專業,師從唐建平。後赴法國留學,在巴黎高等師范音樂學院取得高級作曲家文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