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澤林視點:老套的耀武揚威

2018年3月1日

習近平憑借修憲,可以將自己國家主席的任期無限期延長。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權力越大意味著責任也越大。

https://p.dw.com/p/2tUD5
China Neujahrsansprache von Xi Jinping
「如今落在習近平肩上的責任,是史無前例的」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Xinhua

(德國之聲中文網)習近平確實做到了。至少從理論上來說,他可以終生統治中國。到目前為止,中國的憲法規定國家主席的任期最多不能超過連續兩屆,每屆的時間為五年。中國共產黨的中央委員會上周日召開會議後宣佈,建議取消憲法中的這一規定。這個消息在中國媒體上被其它另外一堆"結構性改革"淹沒的同時,西方媒體把它視為給習近平這位國家主席以及軍隊和黨的領袖賦上各種新頭銜的機會:"獨裁者","中國的新皇帝","終生獨裁者",或者"中國教父"。

這些聽上去也許有些誇張,但是有一點是無法掩蓋的:在過去的20年裡,沒有任何一位政治人物像習近平一樣把國家的權力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時,這位現年64歲的男人也有著比其前任江澤民和胡錦濤更加雄心勃勃的規劃。從2013年上台開始,習宣佈了"中國夢","全民致富"和打造"新絲綢之路"的願景,讓中國在"命運共同體"中,共同決定人類的命運。

從過渡人選到策略型政治強人

從非洲到南極洲都有中國斥巨資修建的基礎設施項目。同時中國也以這種方式將新興國家長期劃為盟友。在自己的國境線內,習近平徹底改革了軍隊,通過對例如電動汽車以及人工智慧這類未來科技領域的投資,來為經濟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習近平最初還只是被視為一個沒有多大前途的過渡性人選,如今在黨內已經座實了策略型政治強人的地位。通過規模龐大的反腐運動,他不僅消滅了腐敗的幹部,也消滅了政治上的對手,並用自己的親信填空。中共的權力在習的領導下也不斷得以擴張。在北京,各種黨的宣傳標語無處不在,甚至有些中國人已經開始用這些標語來代替街道名稱為人指路。

Frank Sieren *PROVISORISCH*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Tirl

所有的這些都被一種個人崇拜合法化。這種崇拜對於習近平不露鋒芒的幾屆前任來說都是不可想像的。去年10月共產黨就決定:把"習近平思想"寫入憲法。到目前為止,只有毛澤東和在其去世後讓中國的經濟開放成為可能的改革派鄧小平才獲得了這種意識形態規劃者的地位。而要求將國家領導人的任期限制在兩屆以內的人也正是鄧小平。他自己在毛澤東時代經受過苦難,見證過毛反目為仇,讓中國在"大躍進"時代遭遇大規模飢荒,並通過文化大革命讓中國進入類似內戰狀態的歷史。鄧小平希望,這個國家永遠不會再受命於某一個人的情緒和空想。所以從80年代開始,中國憲法中就囊括了"集體領導制"這個原則。雖然說鄧小平對中國政治的影響在他後來沒有任何權職的情況下,還是延伸至他去世,甚至去世以後的時間。但是他的做法,可比習近平如今的這種看上去恐嚇性十足的修憲要高明得多。

習近平的任期是否會有更深的歷史緯度,還有待觀察。其實根本就不用靠這種老套的耀武揚威的方式,人們也知道路線忠誠、審查和國有經濟在他的領導下會繼續大放光彩。習近平這麼做並不會為他加分。他尤其是會損害中國剛剛樹立的開放、現代的國際形象。而且在自己的人民當中,至少對於那些有知識、有思想的城市居民來說,他的做法也會讓人感到詫異。"吾皇被授予天命,吾等務必跪地謝恩",一位中國社群網站微博的用戶諷刺道。另外還有些人把習近平比作袁世凱。後者於1911年革命爆發後首先以總統的身份將權力收於手中,然後又創建立自己的王朝。

當今的中國人更清醒 聯繫更廣泛

中國早就已經不是袁世凱或者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了。當今的中國人比任何時候都更清醒,更富有,聯繫更廣泛。就算審查依然存在,但你也無法隨意向其兜售宣傳口號了。而且這樣做其實也不再有必要,因為中國的民眾已經實實在在的能夠從習的政策中受益。他繼續降低了貧困率,刺激了內需,降低了環境污染。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強大。習近平不想像毛一樣把中國變成一個工農階層主導的國家,而是希望讓它成為全球性的世界強國,在不久後接替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地位。看來習近平是認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必須由一位強人主導一個長期、自信的領導層。

確實,在許多發展中國家眼中,中國也打破了從西方引進的只有民主、分權和自由市場經濟才能帶來經濟騰飛的信仰。就算習近平的做法從許多方面來說都和西方的價值觀格格不入,有一點我們不能忘記:更多的權力也意味著更大的責任。如今落在習近平肩上的責任,是史無前例的。

 

本文作者20多年來在北京生活。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