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澤林視點:棘手的三角關係

2020年2月29日

中國抗擊疫情之際,川普希望在軍事和經濟層面上拉攏印度抗衡中國。澤林認為,川普的願望似乎並不容易實現。

https://p.dw.com/p/3YbDh
Indien Staatsbesuch von Donald Trump in Dehli
圖片來源: AFP/M. Ngan

(德國之聲中文網)川普发推稱,他受到了數百萬人的歡迎,這當然是言過其實。不過,川普的首次印度之行的確受到印度總統莫迪的高度關注:街頭大幅標語上盛贊"印美兩大國間的偉大友誼",並安排川普在世界上最大的曲棍球場對十萬觀眾發表演說。川普对印方的盛情款待表示感謝,並稱讚印度是"民主的奇跡"以及該國的經濟騰飛如何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兩位領導人以"朋友"相稱,過去8個月當中已經會晤五次,到並不是因為兩人有很多共同點,比如喜歡作秀,喜歡民粹,也都有各自的保護主義傾向。連接華盛頓和新德里的一個重要紐帶是雙方都期望遏制中國的勢力擴張。雙方都認為受到來自北京的地緣政治挑戰,印度甚至感到陷入了重圍,因為北京的"一帶一路"戰略中已經囊括了印度的鄰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和斯裡蘭卡。尤其中國同印度宿敵巴基斯坦建立的經濟走廊更令印方極端不滿。

印美首腦在中國抗擊疫情之際會晤則完全出於偶然。川普的印度之行是早已安排好的。但中國疫情並沒有使美國同印度走得更近。印度仍一如既往地盡可能對中國提供幫助:二月中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印度總理莫迪表達了中方對印方支持的感謝。與印美兩國不同的是,印中兩國是鄰居。儘管有種種不同聲音,但印中兩國的合作越來越緊密,而且雙方還在同大多數亞洲國家一道,就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舉行談判。

但另一方面,印度也不想孤注一擲,將籌碼都壓在一張牌上。因此,川普就成了一個選項。印度主要是想購買被川普称之為"最好而且最可怕的武器"。雙方已經簽署了一項軍購協定,包括購買價值30億美元的軍用直升機以及價值20億美元的防空系統。在經濟層面,雙方還計劃在短期內簽署一項自由貿易協定。當然,簽署自貿協定要比購買軍火困難得多。同其對待中國的態度一樣,川普也指責印度對美貿易順差過大。2019年,印度對美貿易的順差為240億美元,與中國對美貿易的4300億美元順差相比,這並不算多。

有一點是很清楚的:美印關係的好與壞都取決於雙邊同中國的關係。五十年代,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使該地區力量對比發生變化以來,情況一直如此。1962年,中印爆發邊境戰爭時,時任美國總統的甘迺迪就曾表示:"我們應當保衛印度,我們將保衛印度。"隨後美國向孟加拉灣派出航空母艦,告誡北京要適可而止。好在這場邊境衝突很快以達成停火狀態而告終。

互不信任

同那時最大的區別是,今日中國的崛起已經不再只是美國在印太地區主導地位的挑戰,而是對美國全球主導地位的挑戰。川普在其兩天印度之行期間表示:"為了我們的孩子和子孫後代,我們將共同捍衛我們的主權和安全,保障印太地區的自由和開放。"但是,印度並不會輕易去充當"自由堡壘"。冷戰時期,印度就一直反對參與任何以意識形態為基礎的陣營。莫迪對川普总統提出的"美國優先"式的印太戰略表示懷疑並非沒有道理。而華盛頓也絕對不會支持印度對巴基斯坦和克什米爾衝突熱點的強硬立場。相反,川普已基本撤出巴基斯坦,將該地區拱手讓給了中國。儘管印度教育和法治體系的盎格魯撒克遜印跡很深,但對於中國去挑戰以西方為主導的世界秩序,印度倒也樂觀其成。畢竟作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一旦形成多級世界,印度的活動空間也將得到擴展。

Frank Sieren *PROVISORISCH*
澤林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Tirl

與此同時,印度當然也有成為地區領袖的野心。但無奈現實和願望仍存在巨大差距。1974年,印度就已踏入核武國家行列。現在,該國每年的經濟增長率都高達6-7%。印度快速發展的市場對許多國家都充滿了吸引力。印度人口的平均年齡只有25歲,截至本世紀中期,印度有望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不過,印度的經濟體量也比中國小很多。

印度對中國的擔憂

對印度來說,一個棘手的問題是,中國和美國都是印度重要的貿易夥伴。僅此一條,就決定了印度絕不會輕易在中美之間選邊站。在中美印三國關係中,競爭、衝突和合作如影隨形共生並存。美中貿易戰使中印關係得到了加強,也為印度公司在中國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儘管如此,印度仍擔心中國產品大量湧入印度市場,並擠垮本土企業。這也是印度希望就RCEP協定重開談判的原因,去年年底,相關協定大功告成之際,印度宣佈退出,令北京大為光火。

儘管喜馬拉雅山一帶中印兩國仍有邊界爭議,中國至今不肯原諒印度收留達賴喇嘛,但雙方都沒有興趣將意見分歧轉變為公開對抗。這也是由於雙方各自都有諸多國內矛盾需要應對。莫迪飽受爭議的國籍法改革引發了印度教徒同穆斯林之間的街頭衝突,迄今為止已有33人喪生。而新冠疫情也令習近平陷入了其執政以來最嚴重的危機。新德里對此並沒有幸災樂禍。在人口密集的印度,目前只發現了三個病例,並均已痊癒出院。這個數據簡直令人難以置信。一旦爆發疫情,印度醫療設施的應對能力完全不能和中國同日而語。2014年,由莫迪建立的印度傳統醫學部所建議的傳統醫藥和順勢療法顯然無法抵禦新冠病毒。一旦新冠病毒在印度大面積蔓延,印度就會急需中國的多方面援助,而中國也一定會施以援手。

專欄作家Frank Sieren在北京生活超過二十年。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