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漢城更改中文名折射韓國民族自尊心

2005年1月21日

漢城更改中文名折射韓國民族自尊心

https://p.dw.com/p/69AX

韓國首都漢城要改名的消息近日引起了很多中國人的關注。據稱,要將漢城改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漢城」是中國人幾百年前就叫的名字,韓國人總覺得「漢城」不是自己的。』韓國的一家報紙就公開講『「SEOUL」這個韓文向來沒有音、義匹配的中文字,加上用「漢城」的「漢」字,讓人聯想到中國的漢朝或漢族,故當局有意更改譯名』。漢城在歷史上曾經多次改變過名字,而且每次改名都與其民族心態有重要關係。漢城古稱漢陽,1395年書面語改名漢城。1910年北韓淪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人隨即把漢城改為按日語讀音的KYONGSONG,意即京都。1945年日本投降,北韓獨立後,為清除日本殖民者的統治痕跡,南北韓人就不再稱漢城為KYONGSONG,但也沒有恢復北韓原先HANSONG的讀法,而是改用另一個北韓語,其讀音是塞烏爾(SIEUR),意即首都,英文音譯為SEOUL,但是北韓的書面語仍然是寫漢城。1948年8月大韓民國建立後,漢城就成為韓國名副其實的首都。此次改名同樣折射出韓國的民族自尊心。韓國在歷史上一直深受漢文化的影響。但隨著韓國經濟的飛速發展,韓國國民的心態和歷史觀念也在發生變化,民族自尊心不斷提升,擺脫漢文化的影響也是韓國許多人的心聲。在上世紀70年代韓國經濟發展以後,由於民族情緒上升,一些少壯派的學者曾經尋找韓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時代,尋找屬於自己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