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涉維族人臉識別研究 澳洲大學要求出版社撤稿 

2021年9月15日

在澳洲科廷大學任教的一位中國學者3年前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因涉及維吾爾人生物特徵數據及人臉識別,引起爭議至今。現在科廷大學再次要求出版社撤回線上發表。

https://p.dw.com/p/40MU4
KI und Gesichtserkennung
圖片來源: Imago Images/H. Lucas

(德國之聲中文網)澳洲科廷大學(Curtin University)本周二(9月14日)表示,已要求學術出版商維利線上圖書(Wiley Online Library)撤回一份由該大學學者參與撰寫的研究報告。這一研究被指可能被中國當局用於更有效地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對維吾爾族和藏族等少數民族進行監控。 

科廷大學稱,曾任該校副教授的劉萬全和其它中國高校合作者2018年發表這項研究時,學校並不知情。而研究違背該校的倫理準則,包括沒有確認被調研者對個人數據使用情況知情並同意。 

2020年9月,維利圖書曾發表一份致讀者函,對該項研究所包含的數據表達了憂慮。該出版社本周二對澳洲广播公司(ABC)表示,正在再次審核科廷大學的撤稿請求。而大學方面則表示已多次要求出版社撤稿。 

生物特徵:敏感數據

人臉識別技術 是否侵犯隱私?

澳洲广播公司2019年首次對該項部分得到中國官方資助的研究及對其的質疑進行了報導。人權活動人士擔心,蒐集維吾爾人的生物特徵可能是在未經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進行的。而研究結果可能被中國當局用來打壓新疆的維吾爾族。 

劉萬全與其合作者稱,在中國遼寧省的大連民族大學徵集數百名維吾爾族、藏族和北韓族大學生志願參加研究,蒐集了其面部特徵數據。這項研究稱,人臉識別「在邊境管理、海關檢查和公共治安方面有很大的應用潛力」。 

劉萬全在科廷大學工作長達20年,其研究曾由澳洲科研委員會提供資助。今年5月,他離開澳洲回到中國,在中山大學深圳分校就職。 

這並不是科學界因涉及中國維吾爾人種族特徵研究的第一起爭議事件。另一家國際知名學術出版社斯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在過去兩周內,因涉及維吾爾人權的倫理顧慮已撤回了兩篇發表的論文。 

科廷大學一位發言人對路透社表示,儘管維利線上發表的研究註明劉萬全在科廷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工作,但他進行有關研究並未向校方提報,也未簽署合約或其它正式文件。 

一段時間來,由於擔心學術機構在國際科研合作中受到外國影響,澳洲的高校被置於政府更嚴格的審視之下。今年3月,澳洲科研委員會表示,安全機構已經加強了對受到該委員會資助的澳洲高校合作項目的審核。 

(路透社、澳洲广播公司) 

© 2021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