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揮不去、抹不掉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讓村莊在瞬間消失、奪去近7萬人生命的地震,仍是無數人心中抹不去的一道傷痕。
逃生
這是汶川大地震時的圖片,人們試圖從地震引發的山體滑坡中逃生。土石流從山頂滾滾而下,整個村莊籠罩在煙塵之中。今天看來,依舊令人膽戰心驚。
悲歌
據當時中國媒體報導,受災最嚴重的北川地區,「3萬人不到一半逃生,10多個鄉鎮音訊全無」。這是2008年12月的照片:在大地震過去半年多後,當地仍是一片廢墟。
重建
震後,中國政府制定了災後重建計劃。伴隨著時間流逝,曾經觸目驚心的北川中學遺址已長滿青草。
悼念
對於那些在汶川地震中失去親屬的人而言,傷痛揮之不去。5月12日成為了一個無法被忘卻的日子。每年的這一天,都會有大量悼念活動。
重生
中國導演范儉2011年執導紀錄片《活著》,關注了大地震中喪子喪女家庭的再生育問題。這個災難背景下的生命故事,獲得了諸多獎項。
到場憑吊
2017年,人們前往地震中被掩埋的映秀漩口中學遺址憑吊,以寄哀思。
問君今何在
四川維權人士譚作人在2009年初起草《5.12學生檔案》,呼籲對大地震中遇難學生所在的校舍品質進行調查。他在不久後被捕,因「煽顛罪」獲刑5年,他當時的辯護律師是後來自己也身陷囹圄的浦志強。譚作人在2014年3月刑滿獲釋,此後逐漸淡出公眾視野。
唸唸不忘,必有回響
地震後,中國著名藝術家、異見人士艾未未發起了「5.12汶川大地震公民調查」,發動志願者尋找5.12汶川大地震中遇難的學童名單。此後,艾未未曾在網路上發布大型聲音作品《念》,紀念遇難學童。他還將寫滿5196名遇難學童名字的牆、坍塌校舍的照片與大量鋼筋(圖)一起展出,對校舍品質進行無聲的質疑。
8 張圖
1 | 88 張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