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歷史轉折:中國對外投資首超吸引外資

任琛2016年9月23日

根據中國商務部最新公佈的數字,2015年中國對外投資總額首次超越中國吸引外資的總額。這也就意味著,中國從此成為淨資本輸出國家。在全球經濟仍處於低迷的背景下,中國是如何做到的呢?

https://p.dw.com/p/1K7F1
China Investitionen in Deutschland Symbolbild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日前,中國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對外發布《2015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其中顯示,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在實現連續13年的快速增長後,首次創紀錄的超過了外資在中國投資的總額度。

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張向晨在發表這一公報時表示,2015年,世界工業生產低速增長,貿易持續低迷,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世界經濟整體復甦乏力。但全球外國直接投資逆勢上揚,流出流量創2011年以來的新高,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也創下了1456.7億美元的歷史最高值,佔全球流量的份額由2002年的0.4%提升到2015年的9.9%。張向晨強調,2015年中國當年的實際使用外資是1356億美元,實現資本項下淨輸出。

預料之中?

2002-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年均增幅高達35.9%。也就是說,如今中國對外投資量已經躍居全球第二,金額僅次於美國(2999.6億美元),領先於日本(1285.5億美元)。對於為中國投資者提供支持多年的德中經濟聯合會來說,中國對外投資超過吸引外資額度的消息是大勢所趨。該協會事務經理白希可(Silke Besser)分析稱,這與中國目前正處於轉型階段有關。中國已經不再是世界工廠。"目前非常注重科技創新,在很多方面的競爭力都有所提升。"白希可指出,在這種情況下,走向海外市場對於中國企業來說是一個合乎常理的選擇。

中國國際投資促進中心(德國)副主任湯拯分析稱,過去幾年來中國對外投資額持續上升主要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長期高速增長的結果。雖然增速在最近幾年的時間裡有所放緩,但和其它國家相比,以及從絕對值來說依然處於非常高的水準。他在幾年前任職於中國駐德領館期間就能夠感受到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如火如荼"。

Vize-Direktor Tang Zheng von China Internation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y (Germany)
中國國際投資促進中心(德國)副主任湯拯圖片來源: Privat

湯拯認為,中國企業赴海外投資也符合企業發展的自身邏輯。在品牌、創新、技術及全球產業鏈整合方面,企業和核心競爭力和"走出去"息息相關。"中國的許多企業在創新和研發方面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但同時也進入一種瓶頸。"在此背景下,去全球"抓藥方"就變成了最優的選擇。

據中國商務部公佈的數字,2015年中國企業共實施對外投資併購579起,涉及62個國家和地區,實際交易金額544.4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372.8億美元,佔68.5%;境外融資171.6億美元,佔31.5%,併購領域涉及製造業、訊息傳輸/軟體和訊息技術服務業、採礦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18個行業大類。白希可指出,許多來歐洲投資的中國企業看中的是和歐洲企業合作的機會,通過投資合作加快中國企業自身的創新速度。

"走出去"的變化

中國從新世紀開始正式把"走出去"戰略提升為國家戰略。初期扶持的大多都是想要在海外"鍍金"的國有企業。事實證明,這種做法效果並不十分令人滿意。當時中國國有企業的低效官僚以及有限的市場競爭力,讓最初"走出去"的一批企業如今只剩下零星散落在全球各國的諸多代表處、辦事處。

ChemChina Übernahme europäischer Firmen durch chinesische Staatskonzerne
中國化工集團已經創下多個海外投資記錄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L. Shengli

但這種情況在過去的幾年中發生變化。2015年,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出手最大的仍是國有企業。但專業性、針對性卻變得更高。商務部公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化工橡膠有限公司以52.9億美元收購義大利倍耐力集團公司(近60%股份),是2015年中國企業實施的最大海外併購項目。實際上,中國化工也是如今海外市場併購最活躍的中國國有企業,於2016年先後收購了德國特種機械製造商克勞斯瑪菲(KraussMaffei)和購瑞士農業化學企業先正達。後者的交易額被估值428億美元,成為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最大一筆收購。

雖然國有企業的單筆投資額屢創記錄。但根據商務部最新公佈的數字,2015年民營企業在海外投資的數量和總額上均已經超過國有企業。比較突出的包括大連萬達、華為技術公司、福耀玻璃、萬向集團、三一重工和吉利控股。密切參與中國企業海外擴張的湯拯指出,與"走出去"策略剛出台時相比,如今民營企業的數量已經超過國有企業。但從單筆投資額的絕對值來說,民營企業還不及國有企業。

海外投資的"新常態"

Symbolbild Chinesische Investitionen in Deutschland
德國已經成為中國企業立足歐洲的橋頭堡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中經濟聯合會的白希可指出,像華為、中興這樣在歐洲設立研發中心的中國企業如今也不再需要政府的"走出去"政策來提供海外發展的動力。而正相反的是,德國企業對中國投資的力度一直在減少。近幾年來,湯拯作為為德國企業到中國投資牽線搭橋的中國官方代表,他深深的體會到,雖然德國中小企業對華投資合作機會仍然大量存在,但總體來看德國企業尤其是大企業密集進入中國的時代已經過去。這些企業基本已經在國內做好佈局了。

綜合考慮上述情況,湯拯認為,中國對海外市場的資本淨輸是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會成為中國經濟的另一種"新常態"。無論是從宏觀的統計數字上來說,還是從他日常工作的微觀角度來說,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趨勢"不可阻擋",依然會保持強勁。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