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盟歷史概要回顧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2月25日

歐洲聯盟本身就是一部成功的歷史:二戰剛結束時,統一歐洲被看成是天方夜譚,而一個和平的歐洲,一個所有國家友好相處的統一歐洲現在並非夢想,而是現實了。

https://p.dw.com/p/62fo
圖片來源: AP

詩人和哲學家如海涅、雨果和尼采等,在19世紀中葉時就在幻想一個和平統一的歐洲。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們才具體開始在政治層面上來實現這一理想。1946年,英國首相丘吉爾率先在蘇黎士發出了歐洲聯合的呼籲。他說:

「這種聯合體是歐洲民族大家庭的一個新生事物。我們要創立一種使盡可能多的歐洲民族加入的機構。這一機構能夠保證這些民族生活在和平、安全和自由的環境中。我們必須創建一種歐洲國家聯合體的組織形式。」

丘吉爾建議,這一國家聯合體應該在法國和德國的領導之下,而英國暫不參與。四年之後,一個類似的組織出現了。1950年5月9日,法國外交部長舒曼宣佈了這一大膽、到當時為止難以想像的步驟:德國和法國的煤炭及鋼鐵生產行業成立一個共同的管理機構,具有特殊意義的是,這一機構並不排斥其它國家。舒曼還強調說,這一機構的成立並非只有經濟方面的意義:

「這一機構的成立將為歐洲聯盟奠定基礎。歐洲聯盟將對維護和平不可或缺。」

1957年3月,六個國家在羅馬簽署了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的協議。這六個國家是: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這對當時的德國來說,是向西方一體化邁出的決定性一步,也是當時德國總理艾德諾立下的個人偉績。艾德諾說:

「我們很高興能夠被允許在歐洲統一的道路上邁出一大步。我很樂意在此表達我的喜悅。千百萬人民會與我分享這一喜悅。他們此刻在精神上是站在我們一邊的。」

這種喜悅的心情使簽署共同體協議的六個國家擴大了它們的合作範圍:1958年,他們為共同的農業政策打下了基礎,三年之後,他們又決定成立一個政治聯盟。在這個聯盟中,幾個國家的管理機構合並在一起,人們稱之為「歐洲共同體」。60年代末期,這六個國家之間取消了海關,並最後商定成立一個經濟和貨幣共同體。

這一系列動作對其它歐洲國家也越來越有吸引力:1973年,英國,丹麥和愛爾蘭加入歐共體。80年代期間,南歐國家希臘、西班牙和葡萄牙也相繼加入,芬蘭,瑞典和奧地利也表達了入盟的願望。此外,歐共體開始籌劃一個共同的歐共體內部市場和共同的貨幣。這為歐洲聯盟的成立一步一步地鋪平了道路。

1989年,柏林牆倒塌事件改變了歐洲的歷史。那些新興民主國家很快就提出了加入歐盟的申請。歐盟東擴的決定不再僅出於經濟考慮,相反,它首先是一種政治決定。然而,前南斯拉夫分裂時出現的流血衝突又使歐盟東擴接受戰爭與和平的考驗。歐盟於2002年底做出決定,自2004年5月1日起,接受東南歐10國為正式成員。丹麥總理拉斯穆森將之稱為一個巨大的歷史性進步:

「對我們的新盟友我要說一聲:熱烈歡迎你們加入我們的大家庭。一個嶄新的歐洲誕生了!」

嶄新之處還在這個歐洲的內部。為了能夠承受歐盟歷史上最大的擴展所帶來的巨大壓力,歐盟必須進行改革。1997年的阿姆斯特丹和2000年的尼斯歐盟高峰會議上,對1991年的馬斯特裡赫特條約做出了兩次重大的修改,改革的一切努力都體現在最終簽署的「歐盟憲法」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