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軍隊 法英裝備

2013年12月20日

如果中國軍隊明天發起一場戰爭,那麼他們所動用的軍火裝備裡將充斥著大量美國最親密盟友—德國、法國和英國的產品。

https://p.dw.com/p/1Adqa
China Militärparade Militär Armee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大部分高端水面戰艦都是由德國和法國設計的柴油發動機提供動力,中國的驅逐艦上的聲納、反潛直升機和海對空導彈也是法國製造。

在戰場上空,中國空軍飛行員駕駛著由英國噴氣發動機推動的戰鬥轟炸機和反艦強擊機。中國最新式的空中監視機上架載了英國製造的空中預警雷達。中國一些最優秀的戰鬥和運輸直升機都依賴於歐洲宇航防務集團(EADS)下屬的歐洲直升機公司(Eurocopter)所提供的技術。

但是,中國從歐洲採購的最具有戰略意義的軍事零件還不是以上這些,而是深藏在海面之下:中國潛艇上的德制柴油發動機。

Chinesisches U-Boot
中國許多潛艇都配備了德國發動機圖片來源: AP

路透社報導稱,與上世紀崛起的德國、日本和前蘇聯等強國一樣,中國也在建設一支強大的潛艇艦隊,其中包括自行製造的宋級和元級。這些潛艇上裝備了德國弗利德裡希港市MTU公司設計的最頂尖的柴油發動機。一共21艘"德國動力"的潛艇,再加上12艘從俄羅斯進口的基洛級潛艇,這構成了中國現代化常規動力潛艇部隊的主力軍。

當北京在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的主權爭議地區向鄰國「展示肌肉」之時,中國的柴電動力潛艇也許是解放軍面對美國和日本最具威脅力的"殺手鐧"。而這些"致命武器"正是建立在可靠耐用的德國工程技術之上。而德國本身卻是美國所領導的北約組織的核心成員。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2012年年底所公佈的全球軍火貿易數據顯示,中國海軍購買了56台德國MTU公司設計的柴油發動機。

"它們是世界頂級的潛艇柴油發動機",澳洲潜艇公司的前任主管、資深機械工程師漢斯‧奧夫(Hans Ohff)表示。該公司的產品中包括澳洲的柯林斯級潛艇。

路透社曾希望瞭解MTU公司與中國海軍之間的交易、未來訂貨情況以及該公司是否提供技術支持或服務的問題,但MTU拒絕回答以上問題。該公司一名發言人表示:"所有MTU的出口產品都嚴格遵守德國的出口法規。"

Symbolbild Maschinenbau
MTU公司在弗利德裡港向中國軍方出口高端發動機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中國的軍火市場

中國國防部表示,人們過於強調了中國軍隊對於外國軍備技術的依賴性。"根據國際慣例,中國也與一些國家在武器研發方面進行溝通與合作,"中國國防部對路透社相關的系列報導作出聲明表示。"一些人將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正常商業合作政治化,以詆毀我們的聲譽"。

中國與歐洲企業之間的技術貿易對於中國加強軍備建設具有重大意義。正是憑借日益增長的軍力,北京在爭議海域伸張主權,並對美國的海上主導地位及其亞洲盟國構成挑戰。

中國防務預算規模目前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並且中國也是增長最快的軍火市場。許多歐洲大型防務承包商都無法抗拒這一誘惑。SIPRI數據顯示,中國許多最尖端的水上戰艦和支援船隻都裝備了來自德國MTU和法國引擎製造商Pielstick的高性能柴油發動機。在2006年之前,Pielstick由MTU和德國跨國集團Man合資經營,此後Man集團全面接管該企業。

一些軍事分析家依然對於中國軍事裝備的品質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為,與美國及其亞洲盟友-日本、韓國和澳洲所配備的最新一代裝備相比,解放軍從歐洲和俄羅斯引進的發動機和相關技術相形見絀。中國軍隊的裝備水準要比對手落後一個時代,並且要整合來自不同供貨商的大量設備也是困難重重。

China Flugzeugträger Liaoning
遼寧號前身為前蘇聯海軍瓦良格號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其他人則反駁稱,中國並不需要在美國及其盟友所裝備的所有高精尖武器設備方面都與對方看齊。就算其軍事裝備比世界頂尖水準稍遜一籌,北京也依然有能力實現抗衡美國實力的戰略目標。

"他們什麼時候才會覺得足夠好了呢?"美國聖地亞哥加州大學全球衝突與合作研究所的凱文‧波爾彼得(Kevin Pollpeter)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他是研究中國軍方創新問題的專家。"如果他們擁有了足夠數量的品質夠好的武器系統,也許他們就能打贏一場戰爭。"

武器禁售的侷限之處

俄羅斯依然是中國最為重要的外部武器和技術支援方。中國海軍最為知名的戰艦,也是其編制中唯一的航空母艦-"遼寧號"是從烏克蘭購得。上周,一艘美國海軍船隻幾乎與一艘中方軍艦相撞,而事發地點正是在遼寧號附近海域。而在此之前,北京政府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已經導致該地區緊張局勢升級。

EU-Sprecher Michael Mann
1989年中國政府鎮壓學運後,歐盟發布對華軍售禁令圖片來源: 64memo

路透社報導稱,歐洲的技術設備為中國軍方填補了重要的空白,但按照歐盟相關規定本不應該出現這樣的情況。

1989年中國政府武力鎮壓學生運動,歐盟隨即宣佈對中國實行武器禁售,而華盛頓政府則對美國軍事技術對華出口實施了更為嚴格的限定,使得北京政府努力嘗試通過其他非常規方式獲得美國的軍事技術和設備。與美國相比,歐洲的對華武器禁售則更容易被加以其他解讀和實施。因此,武器設備和所謂的"軍民兩用技術"源源不斷地從美國的歐洲盟友流向中國,其中"軍民兩用技術"對於中國軍方也許更為意義重大。

根據倫敦的反軍火貿易組織從布魯塞爾獲得的官方數據,在2011年之前的十年中,歐盟軍火製造商得到了總額30億歐元的對華出口許可。根據官方統計,歐盟政府批准出口的貨物中包括飛機、戰艦、成像設備、坦克、化學藥劑和彈藥。

歐盟發言人米歇爾‧曼(Michael Mann)表示,歐盟1989年發出的軍售禁令"不涉及軍民兩用物資"。對類似物品的出口監管由成員國自行實施。

EADS Helikopter Eurocopter EC155
歐盟發言人曼:對華軍售禁令"不涉及軍民兩用物資"圖片來源: Reuters

從中國角度而言,法國和英國對於"歐盟對華軍售禁令"的解讀最為慷慨大方,兩國禁止出售的大部分是致命武器或全套的武器系統。法國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歐盟武器供應方,對華軍售總額高達20億歐元。英國對華軍售接近6億歐元,排名第二,義大利以1億6100萬歐元位居第三。而實際運往中國的技術設備價值則難以估算,因為包括英國和德國在內的一些國家並不報告類似數據。

來源:路透社 編譯:石濤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