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中峰會:歐盟立場漸趨強硬

Lara Gohr | 王凡
2019年4月9日

歐中峰會前夕,一些觀察家認為,這次會談的氣氛不會太融洽,而原因很簡單,中國人總是不兌現諾言。不過,雙方仍在峰會閉幕時發表了聯合聲明。中方承諾進一步開放市場並為實現公平競爭提供保障。

https://p.dw.com/p/3GUZq
China Railway Express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Imaginechina/W. Zhengwei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德新社在峰會召開前幾小時援引歐盟內部的消息人士稱,中方對布魯塞爾針對貿易和投資的一些關鍵要求做出「最後時間的重要讓步」。該消息人士表示,北京已經同意歐盟的一些要求,其中包括「工業補貼、投資協議和市場準入」,並稱歐盟對北京新的更強硬的立場「取得了成功」。

儘管峰會也會談及氣候保護、外交政策以及網路安全等話題,但對於歐盟來說,本次峰會的核心議題則是貿易和投資領域的"對等原則"。也就是說,如果中國企業希望在開放和透明的歐洲市場上做生意,那麼,中方也必須給歐洲企業提供同等條件。

中國對歐盟的要求置之不理

此前一些觀察家認為,本周二歐盟高層同中國總理李克強的會談氣氛將不會太融洽,因為,歐盟向中方提出的很多要求都未能得到滿足。這些要求包括保障人權、公平的貿易以及投資環境。相比之下,去年九月中非峰會的氛圍則大不相同,中國官方電視台將中非峰會形容為"家庭聚會",對中非之間的"永恆友誼"大加贊賞。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胡謐空(Mikko Huotari)表示:"對歐中峰會的期望值很低,因此峰會達不成聯合聲明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目前歐盟正在就簽署投資保護協定同中國展開談判。羅馬尼亞歐洲部長梅蘭妮亞‧奇奧特(Melania Gabriela Ciot )在歐中峰會前夕表示:"該協定將成為一個關鍵性的工具,它能夠確保雙方擁有共同的游戲規則,對等投資條件,從而使歐洲在華企業能夠得到一個公平的環境。如果一切順利,實質內容符合要求,那麼協定預計可以在明年完成。"

此外,歐盟還要求中國遵守世貿組織的相關規定,減少對鋼鐵等工業領域的國家補貼,也不得繼續強迫外國在華企業公開核心技術。

Peking EU China Treffen Tusk Li Keqiang Juncker
2018年歐中峰會在北京舉行圖片來源: Reuters/T. Peter

對於上述諸多要求,中方早已承諾做出改善,但是這些承諾一直停留在口頭上,沒有付諸實施。中國問題專家胡謐空表示:"從歐洲視角來看,如果中國人去年做出的承諾,今年已經被付諸實施,那當然是一個成就。但是事實上,承諾並沒有付諸實踐,有些領域甚至還出現了倒退。"

歐洲人的耐心已經到了極限

一名歐洲外交官還透露,中歐雙方在人權保障方面也存在意見分歧。峰會前夕,雙方舉行了人權對話,在胡謐空看來,這無疑是對雙方後續談判的一次測試。他說:"從人權對話的閉會聲明上可以看出,對話本身進展的如何艱難。事實上,這是一次各說各話的討論。"歐盟方面雖然提出了很具體的議題,但有些會議雙方代表團沒有同時出席。

種種跡象顯示,雙方分歧很大。一位歐盟外交官表示,簽署聯合聲明的前提條件是,歐盟方面完全信賴中方去年做出的承諾。畢竟去年中方做出了一系列很好的承諾,但迄今為止得到兌現的內容卻很有限。

"一帶一路"在分化歐洲

歐中峰會之後,歐盟部分成員國政府首腦將再度在克羅埃西亞同中國總理李克強舉行會晤。在這一所謂16+1峰會上,中國將同中東歐16國洽談合作事宜。作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組成部分,中國將在此間開闢商貿路線和拓展基礎設施建設。

批評者則認為,中國此舉是試圖擴大在中東歐地區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胡謐空表示:"李克強在克羅埃西亞逗留的時間會遠遠超過他在布魯塞爾的時間。"他認為,中方將會繼續擴大同上述國家的合作,從而使歐洲各國間的團結名存實亡。

Mikko Huotari DW TV Screenshot
中國問題專家胡謐空接受德國之聲電視採訪圖片來源: DW

歐盟試圖接受這一現實,並使這類合作能夠得到有序進行。一名歐盟外交官透露,峰會上雙方將達成的一項共識是授權世界銀行,就連結中國和歐洲大陸的鐵路交通開展可持續性發展的調研。

歐盟投資與發展事務專員卡泰寧(Jyrki Katainen)表示:"我們願意同中國開展合作,以便在巴爾干地區和非洲推進高標準和可持續性的發展,並使第三方在亞洲的投資獲得公平的投資環境。這一點在基礎設施的投資方面尤為重要。"

中國是"戰略對手"

在對歐中關係的重新評估中,歐盟已經不再只將中國視為戰略夥伴,同時也視其為戰略對手。歐盟委員會發表的對華關係"十點計劃"中,確認雙方之間"機遇與挑戰的平衡已經發生了偏移"。胡謐空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變化。他說:"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措辭。"

歐中關係變化之大,過去幾周來頻繁的外交互動足以說明問題。比如習近平的義大利之行或者習近平在巴黎同梅克爾和馬克宏的會晤等等。中方一系列外交行動給布魯塞爾造成的印象是,中國同歐盟開展談判的同時,似乎更注重發展同單個歐盟成員國的雙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