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梅福州的冰川期自然地理公園

德國之聲中文廣播2007年1月20日

生態保護區、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 這些相似的名詞讓人眼花繚亂。不僅如此,地理公園的名字也不斷出現。目前歐洲的地理公園有30座,其中5座位於德國。梅福州的冰川期自然地理公園就是其中之一。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https://p.dw.com/p/9jNr
梅福州Altentreptow的冰川期自然地理公園內一景圖片來源: dpa

最後一隻鶴早就已經離開波羅的海沿岸的巢穴向南遷徙,它們會飛躍梅克倫堡福爾波倫州的新布蘭登堡。四年前,人們在這座城市的市中心修建了一座「梅克倫堡冰川期自然地理公園」。該公園的發起人之一是地理聯合會主席安德裡亞斯‧布登博姆。該組織只有70名成員。

布登博姆說:「那個地區具有典型的中歐冰川期的地理特點。大約1萬4千至1萬5千年前,冰雪融化。如果不考慮植被,這裡的自然狀況就與冰河時代末期一模一樣。」

在30座歐洲地理公園中,梅克倫堡地理公園是唯一一座具有冰川晚期特點的公園。不過該公園並不屬於保護區,「地理公園不是保護區。它是一個自願組成的聯合會。只要人們願意將地裡環境變成地區發展的基礎,並且將它與地區發展聯繫起來就行。」

地理學家布登博姆介紹,地理公園今後兩年的預算只有3萬歐元。另外那裡還有兩名工作人員。其中之一是曾擔任過公關經理的安娜格萊特‧薩斯,「我們地理公園的訊息中心也負責協調工作。我們希望和其他單位一起為旅遊者提供新的與地理以及地區環境發展有關的項目。這些項目之後也會市場化。」

薩斯與當地旅店合作,為旅遊者提供一條龍服務,「我們認為,地理環境會影響一個地區的發展。而地區的發展也會影響地理環境,就向文化的發展一樣。」

布登博姆認為,位於馬爾興的白堊岩區就顯示了這一點。他經常帶領遊客參觀那裡。該地區有數百年積累下來的白堊岩,因此令石灰工業得到了發展。

除了具有冰川期地理特點的景點,地理公園當然還希望幫助當地解決一些就業問題。在施維希滕貝格的漂塊公園成立了一個失業者救助項目。11年前,勞動教育協會在當地開始組織人在當地收集漂塊。如今,該公園每年接待大約6000名參觀者。他們在那裡可以瞭解到有關石頭文化以及石頭歷史的知識。另外地理公園還提供666公里自行車環游項目。旅客可以騎車領略梅克倫堡的冰川期地貌。

從山上俯瞰新布蘭登堡,遊客可以發現這座坐落在山谷中的城市被森林湖泊包圍。在冰河時期,現在的湖泊所在地原是山谷。「我們可以說,有關這座湖的新發現,在整個冰川期研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布登博姆與地理聯合會的會員們建立了歐洲的第一個冰川期地理公園,也為研究地理歷史提供了新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