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Nobelpreis alternativ

2010年9月14日

替代諾貝爾獎獲獎者首次國際大會本周二在德國波昂開幕。民生獎基金會(Right Livelihood Foundation)頒發的替代諾貝爾獎是1980年由馮‧於克斯庫爾(Jacob von Uexkull)發起的。這個獎項是獎勵在環保、發展以及人權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士。

https://p.dw.com/p/PBkI
2008年獲得替代諾貝爾獎的德國醫生郝瑟(Monika Hauser)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瑞典出版商馮‧於克斯庫爾受諾貝爾(Alfred Nobels)遺願的啟發,希望給人類最急迫問題找出解決的答案。於是,他在上世紀70年代末貢獻了100萬美元私人財富,設立獎項,獎勵同破壞環境、踐踏人權以及貧於發展現象做鬥爭的人和機構。從1980年起,每年頒發3個獎,每個獎項的獎金為5萬歐元。頒獎儀式於12月舉行。

最初,馮‧於克斯庫爾希望說服諾貝爾獎委員會,將環保獎項設立為"正式"的諾貝爾獎。他回憶道,"我是在瑞典長大的,因此懂得,如果得到諾貝爾獎的話,就會受到全世界的重視,在其他領域也一樣。這是對我的一個啟發和鼓勵。"然而,諾貝爾委員會拒絕了他的提議。於是,馮‧於克斯庫爾成立了民生獎基金會。該基金會不受任何黨派影響的評選委員會為評審候選人以及頒發獎項負責。同諾貝爾獎委員會不同,民生獎基金會頒發的獎項從一開始就不是以科學成就為獲獎標準,而是將積極的社會活動以及典範性的生活方式作為獲獎的原則。

和平、環保以及社會公正

許多替代諾貝爾獎的獲獎者都是來自發展中國家。馮‧於克斯庫爾說,"我們的獲獎者,我們的候選人以及評委會成員,經常是一些來自貧困地區甚至貧民窟的人。"天主教神父、2001年替代諾貝爾獎得主伯夫(Leonardo Boff)在拉丁美洲為當地窮人和弱者進行了不息的奮斗,數十年如一日。他在其作品中指出了精神領域、社會公正以及生態責任之間的相互關係。

諾貝爾獎的得主大多來自歐洲和美國,而替代諾貝爾獎得主則40%來自亞洲和非洲。他們中許多人在獲獎前很少受到國際輿論的關注,比如瑟希納(Roy Sesena)因其為博茨瓦納卡拉哈裡叢林土著人的權益鬥爭,於2005年榮獲替代諾貝爾獎。


獲獎人更年輕,其中有更多女性

迄今為止,已有來自世界58個國家的137人得到了替代諾貝爾獎。

該獎得主不僅更多來自發展中國家,他們的平均年齡也比諾貝爾獎得主要低,婦女的比例卻高。

獲獎女性中包括科隆女醫生郝瑟(Monika Hauser)。她率領自己創辦的醫療小組(Medica Mondiale)前往巴爾干地區,為當地在戰爭中受到強暴的婦女治療並為她們的利益奮斗,為表彰她做出的傑出貢獻,郝瑟於2008年獲得替代諾貝爾獎。這位婦科醫生認為,獲獎的原因首先是,"因為獎項是圍繞社會貢獻以及社會活動頒發的,它們為這個世界帶來了變化。"郝瑟的醫療小組在獲獎後的一年,得到的捐獻比以前高出兩倍。

國際形象與道德支持

得到這一獎項,有時甚至可以保護獲獎者免遭國家機構的迫害,甚至牢獄之災。還有一些獲獎者,如前東德的生物學家、自然保護人士蘇科夫(Michael Succow)認為,獲獎首先是一種道德鼓勵。獲獎後,他表示,"這也許是地球公民頒發給地球公民的最好禮物。它不是諾貝爾獎,諾貝爾獎推進的是科學進步,並鼓勵更多地超越自然。而替代諾貝爾獎則是鼓勵人們進行思考,提出人類是否以令一種方式生活的思考。"

開始時,替代諾貝爾獎被看作是一種力求改變世界的天真願望而遭到世人的嘲諷,而今天,它已成為得到廣泛認可的道德豐碑。它的國際聲譽不斷攀升,自1985年以來,替代諾貝爾獎的頒獎儀式就在瑞典議會舉行。來自肯亞的環保傑出人士馬塔伊(Wangari Maathei)女士於1984年榮獲替代諾貝爾獎,2004年有獲得正式諾貝爾和平獎。當然,這在替代諾貝爾獎30年的歷史中是一次個別的例子,但它卻是替代諾貝爾獎的重量不斷升級的真實寫照。

作者:Daniel Scheschkewitz 編譯:李魚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