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音樂

拉赫瑪尼諾夫:《交響舞曲》第三樂章

2024年3月8日

謝爾蓋‧拉赫瑪尼諾夫的《交響舞曲》完成於1940至41年間,由三個樂章組成,分別被命名為「中午」、「暮色」與「午夜」。請聽土耳其國家青年愛樂樂團演奏的第三樂章。

https://p.dw.com/p/4dJmf
Russischer Komponist und Musiker Sergei Rachmaninow
圖片來源: World History Archive/picture alliance

拉赫瑪尼諾夫:《交響舞曲》第三樂章

謝爾蓋‧拉赫瑪尼諾夫(1873年4月1日—1943年3月28日)是一位出生於俄國的作曲家、指揮家及鋼琴演奏家,1943年臨終前加入美國籍。

《交響舞曲》(Op.45)完成於1940至41年間。1940年6月底,法國經過短暫抵抗後向德軍投降並淪為德佔區。當時住在紐約州長島小鎮森田波特(Centerport)的謝爾蓋‧拉赫瑪尼諾夫心中十分掛念遠在法國的女兒,也思念再也回不去的俄國家鄉。他希望用音樂記錄心中的思念、苦悶、愛與憧憬,並將這些真摯的情感和自己對宗教的虔誠信仰傾注到新的作品中。

《交響舞曲》由三個樂章組成,一開始被作曲家命名為「幻想舞曲」,三個樂章分別被命名為「中午」、「暮色」與「午夜」。請聽土耳其國家青年愛樂樂團演奏的《交響舞曲》的第三個樂章。該樂章引用了天主教安魂曲《憤怒的日子》中的調子和作曲家早年創作的無伴奏合唱《徹夜晚禱》的片段,是一首對生命的禮贊:在慢慢的人生路上掙扎前行,忍受痛苦、心中卻依然充滿虔誠與愛。

 

歡迎訂閱德國之聲「古典音樂風」播客,收聽更多出色的古典音樂演出。

Feed-URL:

https://rss.dw.com/xml/podcast_chi_klassischemusik

iTunes: 

https://itunes.apple.com/us/podcast/id1347146553?l=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