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中國

德語媒體:歐洲需要去適應中國

2024年11月22日

過去一周來,中國在南美展開了積極的外交攻勢,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先後出席了利馬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和裡約熱內盧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而中國在南美洲影響力與日俱增,當然引起了德語媒體的關注。

https://p.dw.com/p/4nKgP
11月14日,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出席錢凱港影片開港儀式。
11月14日,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出席錢凱港影片開港儀式。圖片來源: Fernando Vergara/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南德意志報》發表評論寫道,面對中國在南美洲發起的魅力攻勢,歐洲人不應視而不見,而是應當成為南美國家更具吸引力的夥伴。這篇題為《歐洲應表明立場》的評論寫道:

「作為中國在拉美的橋頭堡,錢凱港是絲綢之路計劃中全球範圍内造价最高的項目。對北京來說,錢凱港具有巨大的戰略價值。中國可以借此替代南美洲的傳統投資夥伴-美國,因為過去幾十年來,美國一直在忽略該地區。畢竟錢凱港將是南美洲西海岸唯一一個可以卸載大型貨櫃船只的港口。對於中國極為重要的原材料進口和貨物出口而言,狹窄的巴拿馬運河將不再是一個煩惱。在中美衝突不斷的當今世界,保障供應鏈暢通無阻,對中國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

與此同時,過去十年當中,中國政府也不得不吸取一系列慘痛的教訓。計劃連接巴西大西洋港口桑托斯(Santos)和秘魯太平洋港口伊洛(Ilo)的、全長3755公里的橫貫南美鐵路項目已經被擱置一旁。此外,肯亞和斯裡蘭卡等國已经无法為一些中國出資、中國承建的基建項目償還貸款。在西方,很快就有人稱這一現象是中國為了擴大影響力而設置的債務陷阱。即便是在錢凱港項目中,中方也實施了一些強制手段,以確保中國對這一港口的獨家管控。對於一個自詡為平等夥伴的國家來說,上述一切可絕不是好的廣告。

在有關一帶一路項目的討論中,人們往往忽略一點,那就是習近平在國內也陷入了重重困境:25年來,中國首次出現了外國直接投資淨值流出大於流入的情形。與此同時,房地產危機、地方債居高不下以及內需疲軟等問題也都看不到緩解跡象。在此背景下,中國已無財力,動輒在境外投資數十億美元的龐大項目。」

中資興建的秘魯錢凱港將是南美洲西海岸唯一一個可以卸載大型貨櫃船只的港口。
中資興建的秘魯錢凱港將是南美洲西海岸唯一一個可以卸載大型貨櫃船只的港口。圖片來源: Carlos Garcia Granthon/ZUMAPRESS/picture alliance

《南德意志報》評論寫道,一段時間以來,中國開始聚焦所謂「小而精」項目,這樣不僅可以避免財政和政治風險,同時還有利於中國獲取敏感原材料以及緩解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

「在西方,人們終於意識到,要想在全球競爭中應對中國挑戰,就必須去適應中國,而不是讓中國來適應自己。而為了保護本國市場,對電動車徵收懲罰性關稅等措施,只是第一步而已。如何在第三方市場應對中國的競爭,也是未來必須考慮的問題。盡快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將會對歐盟非常有利。歐盟今後或許要頻繁接受這樣的現實,即對方的環保和人權標準無法滿足歐盟的期望。

不過,希望也是存在的:在川普的『美國優先』和中國的大國崛起之間,作為可靠的夥伴,歐洲可以鞏固自身的地位。為此目的,歐洲必須確立自己的角色,而停止無休無止的內部紛爭。」


《科隆城市報》發表長篇報導,介紹了中國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文章寫道:

10月24日,神舟19號實現同「天宮」空間站對接。
10月24日,神舟19號實現同「天宮」空間站對接。圖片來源: HanxQiyang/Xinhua/IMAGO

「不久的將來, 『天宮』有可能會成為人類唯一的空間站。美國宇航局已經計劃在2031年讓國際空間站葬身於南太平洋。此後,中國有可能將會扮演太空研究的領先者角色。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去年就已宣佈,『天宮』的使用壽命將被延長至15年。中國科協科技委員會主席李明去年十月在米蘭國際太空會議上表示:「今後我們將會不斷完善我們的太空設施。」

德國太空人、退休教授瓦爾特(Ulrich Walter)表示:『我最欣賞中國人的一點在於,他們不會做出他們無法兌現的承諾。』瓦爾特說,迄今為止,中國人制定的所有計劃,都按時得以實現。而中國追求的目標也非常明確:『中國要成為科技大國。』而打造空間站是這一努力的最佳證明。宇航專家瓦爾特說:『中國人希望成為太空大國,並為其他國家指明方向。』」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