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德國工業界正在變成「富士康」
2023年2月22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根據咨詢公司安永(EY)的分析,中國投資者去年對歐洲公司的收購或投資為139起,比2021年減少16起。這139起交易總金額估計為43億美元(40億歐元),比2021年下降近三分之二。其中,中國投資者對德國公司的收購或投資僅26起,總金額不到2.9億美元。在創紀錄的2016年,中國對歐洲公司的收購和投資為309起,總金額高達860億歐元。
《法蘭克福匯報》的署名文章就此評論道:"中國公司在德國的收購活動已降至十多年來的最低水準。儘管這一發展很大一部分可以歸因為新冠讓中國的經濟活動處於階段性停滯狀態,但這也是先前一個趨勢的延續。曾經擔心的被中國人買空的情況沒有出現。有些人會對此表示歡迎,因為畢竟中國儘管有所開放,但仍無公平競爭環境可言。而且,德國在保護關鍵企業方面不再天真,而是明確自己的(安全)利益,的確是正確的。"
不過,評論也指出這一趨勢的另外一面:"當然,並不是所有尋找買家的中型企業都生產高科技產品,並非每一個資本不足的公司都具有戰略重要性。有相當多的例子表明,來自中國的投資者用他們的資金拯救並壯大了當地的公司,從而保住了工作崗位。我們經常聽到,來自遠東的投資者也對企業的長期發展非常感興趣--這有別於許多來自西方的金融投資者。"
德國從中國進口陡增背後隱藏著根本性的逆轉
《每日鏡報》關注了德國對華貿易逆差陡增以及從中國的進口額大幅增加背後隱藏的趨勢。文章寫道,"在德國有關德中經濟關係的辯論中,認為德國企業在華利益與德國國家利益具有很大一致性的觀點現已被批評性看待,這是一個進步。因為最晚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開始,我們就知道,對外經濟政策往往有地緣政治的成分。但令人擔憂的是,我們仍然沒有充分認識到我們的中國問題有多麼嚴重。"
文章說,公眾的主流說法是,德國的汽車工業依賴於中國的銷售市場,也有人不斷警告和中國經濟脫鉤的後果,但如果把目光從德國對中國的出口轉向德國從中國的進口,可以看到一個在戰略上令人擔憂的趨勢:"從2021年到2022年,德國從中國的進口額從1430億歐元上升到1910億歐元,增加了三分之一。德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突然增長到840億歐元。這比2004年以來的平均水準高出四到五倍。"
文章認為,"在關於何為正確的中國戰略的爭論中,我們因此必須改變視角--從關注對華出口轉向關注進口。因為這些數字的背後不僅僅是後新冠時期的追趕效應,還隱藏著一個根本性的趨勢逆轉:與美國或中國相比,德國公司的能源成本預計將增加一倍或兩倍,面臨巨大的問題。不僅是大公司把生產轉移到中國,中型企業也是如此。而且,兩者還都越來越多地出於削減成本的考慮而轉向中國供應商......在失去了俄羅斯天然氣這一'橋樑技術'之後,由於成本原因,也部分因為產能關係,與中國的'危險聯繫' 將變得更加緊密。而這正是源於地緣政治考量的多樣化戰略的反面。"
文章警告說,在這樣的情況下,德國工業界正在變成中國供應商的終端製造基地--一種形式的富士康,只不過生產的不是蘋果手機。對於風能、太陽能行業、熱泵和電動汽車電池來說,情況尤其如此。肖爾茨總理在問智利、阿根廷和巴西期間所倡導的多元化戰略,對改變這種情況並沒有什麼作用。"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